赵太后的脾气,很倔。
她也护短,尤其是溺爱长安君。
齐襄王的条件,赵太后自然是拒绝。
一想到自己还没长大的孩子,要去齐国受苦,赵太后的心情可想而知。
朝臣才不管这个妇人想的是什么,他们要的是改善齐、赵两国的关系,对抗齐国。
一波又一波,进谏的言论,送到了赵太后哪里。
刚开始,赵太后还和这些大臣,说上几句,最后,她实在是忍无可忍,放言:谁再敢劝,别怪我不给情面。
赵太后怒了,还放出了狠话。
可,这些大臣都是有脾气。
他们自觉占理,还是为了国家大事,完全忽略了赵太后的感受。
于是,很多大臣都遭到了赵太后的责骂。
然,令赵太后没想到,责骂,还是不能劝阻大臣。
此时的赵太后,还真可怜啊!
赵惠文王甍,丢下了一个烂摊子,要她去收拾。
秦襄昭王欺负他们孤儿寡母,出兵伐赵。
齐襄王要她儿子,去齐国受苦。
诸侯不理解赵太后的心酸也就罢了,可,朝臣也逼破她早做决定。
朝臣把赵太后惹急了,也让赵太后生气了。
赵太后怒斥群臣,躲在宫中不出来。
平原君、赵孝成王、蔺相如、廉颇、赵奢等人,倒也识趣,没有去找赵太后的麻烦。
他们了解赵太后,只要对方的认定的事情,很难改变。
然,秦国攻势太猛,赵国丢了三座城。
可,赵太后凭借一己之力,压下朝臣,不答应齐国的条件。
就在众人束手无策的时候,一个人主动揽下这个艰巨的任务,去做赵太后的思想工作。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赵国的左师触龙。
这也就战国时代,发生的一个故事:触龙说赵太后。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左师触龙。
左师,最开始是官名,也是军队建制度,为殷商设立,分为左、中、右三师。
到了春秋时,宋国将左师当做卿,并与右师执政,有很大的权利。
左师、右师与司马、司徒、司城、司寇并称为六师,也是执政大臣之一。左师掌君臣百官的教训,又与右师,兼管政令。
及至战国时,左师成为赵国无实权的高官,并负责教导宗室子弟的学业。
触龙因为博学、善辩、有才华,被赵惠文王任命为左师,并负责教导赵孝成王的学业。
赵太后因为长安君之事,怒斥群臣,触龙也是知晓的。
他深受赵惠文王的信任,又是赵孝成王的老师。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要解国难,最简单的方法:做通赵太后的思想工作。
群臣都不能做通赵太后的思想工作,还惹赵太后不高兴。
那么,左师触龙,这个老人,能行吗?
左师触龙,又会以什么方式,做赵太后的思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