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战国风云人物九桃查找最新章节!
螳螂捕蝉
子之试探了燕王哙几次,终于亮出了底牌:取而代之。
但,为了让自己的地位合法性,也为了给前任领导一个台阶下。
子之不愧是聪明人,献上了一个好听的词汇:禅让。
子之和燕王哙的矛盾,一触即发。
那么,子之和燕王哙之间又会有怎样的博弈。
鹿毛寿、苏代等很多人,前往宫中,前来燕王哙很多思想工作。
我想做工作不仅要来软的,还要来硬的。
比如,喊你禅位,你不禅。
那么,就会有人出言恐吓。
总之呢?朝臣入宫劝谏,这个现象不是好的。
这一刻,燕王哙才清醒过来,子之不想当臣子,而是想要当主君。
子之不是忠臣,而是乱臣,想要谋夺他的祖宗基业,亡他社稷。
然,燕王哙醒悟已经太晚了。
他身边已经没有忠实可靠的臣子,到处都是子之的亲信。
燕王哙有些怀疑:这几年都干了啥。
他从燕国的王,咋会被人架空,沦落为臣子呢?
对于燕王哙的禅让,有很多种说法。
1、燕王哙没有进取心,却爱虚名。
2、苏代、鹿毛寿的有说功夫。
3、子之的个人魅力。
如果说燕王哙没有进取心,这是不公正的。
毕竟,他在位的时候,还是干了几件事。
最重要的一件事:合纵诸侯伐秦。
你说燕王哙没想进取心,爱虚名,没事就种菜、干农活。
那么,诸侯伐秦,他也该沉默才是。
要怪,就怪他,毫无保留的相信一个人。
还忘了身为领导人,应该做什么事。
就像魏文侯,他身为领导人,就是要学会如何用人。
毕竟,领导的能力也是有限。
若论军事,他比不上吴起、乐羊。
若论改革,他不如李悝。
若论博学,他比不上子夏。
但,他身为领导人,知道这些人可以用。
还知道掌控一项核心技术:权力。
也就是说,魏文侯可以给这些人提供舞台,前提是他们要听话,还不能动摇他的权力。
燕王哙没有掌控这项核心技术,最终被架空,被臣子取代。
从主君沦为臣子,这份心情不好受吧!
鹿毛寿、苏代有说,不过是给燕王哙一个台阶下。
真正的原因是燕王哙不能掌控局势,更不能制衡子之。
一旦,燕王哙不听话。
子之也会用武力逼迫,窃取政权,亡他社稷。
就像司马家族,是如何窃取曹家的天下。
燕王哙为了自己的性命,祖宗基业,也做了最后的努力。
有人说,燕王哙应该反抗啊!
身为男人,理应如此。
但,此时的燕王哙,已经是孤家寡人,反抗也没用。
然,燕王哙还没走到穷途末路,懂得隐忍,竟然和子之等人过招。
他的策略: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子之要他权,他给。
于是,战国之中一场闹剧开始上演了:燕王哙禅让。
燕王哙和子之之间的博弈,无疑是燕王哙输了。
然,燕王哙禅让,这只是五个字。
但,深究这五个字背后的意义。你会发现,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燕王哙禅让之后,又发生了很多事。
比如子之继位改革、燕太子平起兵、齐宣王亡燕国、赵武灵王平叛驱齐、燕昭王复国等等。
总觉得,这场权力的背后,牵扯了很多人的利益。
用一句话来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可,不知道谁是螳螂,谁是蝉,谁又是黄雀。
这么多高手博弈,谁,会笑道最后呢?
哈哈,这些问题,让你们去想。
我还是继续来说燕王哙禅位的那些事。
苏代、鹿毛寿等人相继入宫,给燕王哙灌输了一个思想: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
当然呢?
要领导退下来,总要说点退下来的好处吧!
比如说退休之后,还能高薪养廉之类的。(生活保障)
再现尧舜禅让的千古美名。(名声)
自己乐得逍遥,也不会被琐事缠身。(自由)
说了好处,也要说点坏处。
比如说,你不退,又会怎样。
威胁、恫吓等手段,也是有的。
只有让领导看清大势,不退,也得退。
燕王哙是聪明人,知道不退的后果是什么?
燕王哙没有立马放权,而是把三百石官吏的印玺交给子之。
子之,欣然接纳。
燕王哙见没人反对,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处境:孤家寡人。
纵使要反抗,也没人帮助他。
罢了,那就禅让吧!
子之、苏代、鹿毛寿是聪明人。为了避免留下窃取政权的骂名,又让燕王哙登台,昭告天下。
这样的用意是告诉所有人:燕王哙退位让贤,是自愿的。
总之呢?
在鹿毛寿、苏代等人的努力下,战国时代最大的闹剧:燕王哙禅让姬姓燕国的天下。
子之效仿田齐取代姜齐,同时,也保留了燕国的名号。
毕竟,燕国这个名号是用了几百年的。
公元前316年,燕国再次出名了,名动诸侯。
然,燕国出名的方式,却是以闹剧的方式:禅让。
谁也想不明白,建立了七百多年,历经三十几代的燕国,以这样滑稽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