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范篱传>第43章出走武州

虽然事情是了结了,但是在范篱的心里他能好受吗?他能得劲吗?你说这湖州城这啥破地方,这些官员还能共处吗?以后自个儿办点事别说还有人能帮着自己了,不给我穿小鞋都算不错了!

通过这一系列的事后,范篱算是在湖州官场把自己彻底孤立了!他也算是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在以骆宇领导的湖州城的班子里,自己压根就办不成什么事!心里那个郁闷,那个无奈,都只能憋在心里,也没人可以说的!

就在这个时候,张亮卿所任的武州城告急,起义军不断集结兵力,摆出了一副不攻破武州城誓不罢休的样子。

看着几万几万的起义军不断往武州城下集结,张亮卿、高季、钟源这些人只能急在心里,你说你们这些叛军还讲不讲究了?你原来几万人攻城,我可以凭着武州这座坚城,拒城而守,但是你这几万几万的不断聚集兵源,我只有不到五千人马,就算城墙再坚固、再高,那也有守不住的时候,这咋整!

向皇上要兵?那没得说。现在全国各地都处于紧急战备状态,皇上哪有这么些兵派去?你要说从别地调过去,一者交通不便,远水救不了近火。二者各地的兵源都在各自收缩,各地的巡抚都害怕自己的州县被起义军来攻,都害怕丢城池,丢乌纱帽。你要说借钱,那还有得商量,但是想借兵,那没得说,谈都没得谈!

所以思来想去,这兵还得有,从哪来?那就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己练呗,这不就有兵了嘛!关键是谁来练?

张亮卿在高季的建议下考虑再三,就向皇上写了个折子,里边先向皇上分析武州城的紧急情况,我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困难是什么:就是起义军现在人太多了,每隔几天来几万几万的,再过一段时间估计得来十几二十万,但是皇上我只有五千人马啊,我搞不定啊,这是我所面临的困难!

皇上你看你也没有兵马支援我。当然在折子里你得委婉着说,但意思是这么个意思,先是提出了问题。前边我们讲过你光向领导提出问题是不行的,你不能把问题丢给领导帮你解决,不然我要你干嘛!

所以在后边张亮卿继续写道:武州是个大州,是鱼米之乡,物产富饶,天下的钱粮赋税三四分都来自这里,这地方可万万丢不得,这也是那些叛军逆贼为什么盯上这里的原因!阐明武州的重要性,让领导重视!

所以我就天天在那想啊,想得我茶饭不思、夜不能寐,你看我想得头发都快掉光了,终于让我想出了一个办法。

是什么办法呢?就是兵没有,没事!皇上你看武州是个大州,同时也是个人口大州,我们完全可以自己练兵,自给自足啊,短时间内练个一两万出来我想问题不大,如果我有这些兵,我就不怕这些叛军反贼了!

但问题是我身边现在缺少会练兵的人,所以我思来想去,让我想到了一个人,就是我当初在湖州当巡抚的时候,请了范篱,范大人出来帮我募勇练兵。

皇上,我跟你讲:范大人他行啊,他厉害!他现在老牛了,皇上你当初不是钦点了四十几个团练大臣吗?纵观现在,那些团练大臣练兵规模最多的也就四五百人,少的还不到百人,但是范大人他牛啊,他现在湖州城练了两三千人出来,这还不包括我去武州上任时,钟源将军带走的人呢?

然后现在湖州城的围已经解了,人家起义军不相中那地方了,湖州暂时没有战事,所以皇上我想把范篱要过来,帮我募勇练兵,皇上你痛快的给个话,如果行的话,赶紧麻溜的把他给我弄过来,让他给我使劲的操练出一批兵来!

最后在折子的末尾,张亮卿还不忘表一表忠心,说是不管怎么样,我誓必与武州城共存亡,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大不了以死报国,也算是不辜负了皇上您对我的信任!

折子这就递给了朝廷,朝廷很快给了批复,总的来说就一个字:准!给我麻溜的办去,因为朝廷也知道武州的重要性!

好了!有了皇上的旨意,同时湖州巡抚骆宇也接到了朝廷降的旨:说是把范篱给我弄去武州练兵去!

然后呢,刚开始张亮卿还害怕范篱不愿意来,因为武州毕竟不是范篱的家乡,还特意让高季写信去给范篱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结果范篱接到这信后,心里高兴得乐开了花!哎呀,湖州这小破地方我早就不想呆了,平时这帮官员没事就给我穿小鞋,给我拨粮拨饷银的时候,每次要不是我亲自去催,绝对没人会给我!我是迫于无奈才呆在那的,其实我早就想走了!我在那根本干不成大事!

武州好啊,那里地大物博,物产丰富,而且还有张亮卿和高季在那给我撑腰,肯定是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要人有人,我肯定能干出一番事业出来,广阔天空任我作为啊!

所以,范篱一接到这个信息后,骆宇那里也接到了皇上的旨意,双方磨合了那么久,总算是有件能让范篱和骆宇都畅快的事情。

没过两天,骆宇就给范篱摆了一桌送行宴,这次的宴会完全不像当初张亮卿欢迎范篱来时的样子,湖州中门大开,全体文武官员都来欢迎范篱,热闹至极!这次的送行宴,除了巡抚骆宇外,只来了三三两两个官员做做样子而已,勉强凑够了一桌。

范篱心里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嘴上也没说什么,干了一杯酒后就撤了:哥们走也!不过在走的时候,范篱把季布给要了过来,原


状态提示:第43章出走武州--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