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直言,三大电影节越来越重视政治正确,近几年明显偏爱反战和边缘人题材。
而《迦百农》这部以叙利亚难民为背景的电影里,有流浪的贫民窟儿童,有做着非法劳工的黑人妈妈,完美符合电影节极力追求的“人文关怀”。
更为加分的是,这部电影的导演是一位黎巴嫩女性。
“从去年闭幕式开始,掌门人阿尔贝托一直陷在性别歧视的舆论漩涡里拔不出来,他强硬了将近一年,终于是扛不住了。
上周阿尔贝托公开签署保证书,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他服软认输了,威尼斯电影节将会做出改变。
为了能彻底摘掉‘性别歧视‘这顶大帽子,今年组委会一定会大幅增加入围名单中女性导演的席位。”t滔滔不绝道。
于旦让陈自力《迦百农》女导演的相关信息,他则打开度娘,输入关键词,「威尼斯电影节性别歧视」。
快速浏览了页里那些大同小异的标题,于旦打开一条几天前才出炉的热乎新闻,《威尼斯电影节艺术总监阿尔贝托抗议失败,最终签了“性别平等承诺”协议》。
………
这场影响到众多重量级电影节的风波,起源于法国导演欧迪亚的一通“牢骚”。
拿到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欧迪亚,在闭幕式上公开呼吁组委会消除对女性导演的不公正对待。
欧迪亚说从他第一次参加电影节开始,十几年来每年见到的都是同一批熟悉的面孔。白人男性导演掌舵组委会,白人男性导演组成评审团,再选出新一任得奖的白人男性导演,周而复始,毫无变化。
一位在现场的英国女导演激动地高声呼喊,她感谢欧迪亚撕开了威尼斯电影节的遮羞布,二十一部入围金狮奖的作品里,男导演的作品占了二十部,这是个荒谬的比例。
想搞条大新闻的媒体们立刻围攻阿尔贝托,要他回应只有一位女导演入围的原因,又追问威尼斯电影节以后会否做出调整,平衡入围名单中的男女导演比例。
阿尔贝托否认了作品选拔过程中存在区别对待,他给出的回应是,这一切无关性别,只取决于电影本身。而且二千多份报名作品中,由女性执导的电影不到四分之一,源头数量就远少于男性执导的电影。
至于平衡性别比例,应该是在电影制作过程中,不能指望电影节来改变这种局面。
这段访谈被公开后,在网络上引起了很大争议,意大利的女权组织游街抗议,她们怒斥阿尔贝托不肯正视问题,是一头傲慢无礼的蠢驴。
曾经力荐《老炮儿》担当开幕式电影的阿尔贝托,自身也是个暴脾气的意大利老炮儿,哪能忍得了这种辱骂,直接在风口浪尖上正面硬钢,“如果因为某部电影是由女性执导的,就把它破格纳入竞赛单元,这对导演本人来说才是真正的冒犯。如果选择电影不是基于影片的质量,而仅仅因为性别,那我宁可辞去我的职务。”
这下子不止女权组织们跳脚,欧美的女导演圈也被惹毛了,纷纷发文或者发言抨击:阿尔贝托你这老小子话里话外的几个意思?啥叫破格纳入?人言否?
威尼斯电影节的公关人员跳出来喊冤:掌门人的话有欠妥之处,但性别比例失调这事儿可不是单我一家,隔壁的戛纳和柏林不也都一样嘛。
被拖下水的戛纳电影节迅速作出反应,麻溜地召开新闻发布会,联合洛迦诺电影节和萨拉热窝电影节两个小兄弟,几家一同签署了性别平等协议,协议里明确承诺选片委员会的成员透明化,并逐步调整管理层的性别比例。
有识时务的同行衬托,阿尔贝托被骂得更惨了。
今年威尼斯电影节开放报名通道时,一大堆知名导演出来表态,如果你家不签署性别平等协议,那我就不来浑水了。
人场要是撑不起来,对电影节来说是绝对的毁灭性打击,阿尔贝托只得臭着脸签了协议。
看完新闻,于旦抬头笑道:“打个八折,这片子我买了,就当支持女导演了。”
………
半小时后,于旦三人从曼谷文化艺术中心出来。
银行账户里少了8万美金,手中则多了个太空棉材质的电脑保护包。
包里装着版权合同,还有两块拷贝硬盘。
前途未卜的《迦百农》,它的华国版权属于造梦者影业了。
于旦之所以果断出手,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霍海怡、赵阔、还有他本人,都被这部感情饱满的电影打动,甚至嘤嘤嘤掉泪。
其次才是因为t服力的精明算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