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珪微笑着,“自皇始年初,与高僧见过之后,就未能时常谈论,今高僧云游归来,一定是感悟颇丰吧。”
法果双手合十,目光从容,眉宇慧智,“呵呵,陛下可曾记否,您与我初次相见之时的情景么?”
拓跋珪笑道,“高僧是要考验我的记忆么,呵呵,我问高僧佛门迷津,你见到我便倒身跪拜…”
“呵呵,陛下好心智,当时您问我,早闻佛教不礼世俗之人,高僧为何违教规跪拜于朕呢?”法果语气平和。
拓跋珪不住点头,“嗯,但是高僧回答我至今记忆犹新,高僧说,能弘道者,即当今如来,老衲不是拜皇帝,乃是拜佛耳!”
法果说,“陛下字字记得清楚,老僧佩服,在老僧心中,陛下乃是东方如来,弘道扬法,既是如来,见了如何不拜?”
“呵呵呵,高僧过奖了,我何能与那如来想比呢,身在朝堂,乃是世俗之人也…”拓跋珪嘴上虽然谦逊,心里却是非常舒服,非常受用。
老朋友见面,经常叙旧,叙旧就是回忆过去,回忆过去就是拉近感情,隔了一段时间,各自有各自的生活,有各自的事情与经历,当然就会有不同的感受,所以需要交流互通呢!
“陛下乃是皇帝身如来心,是来慈悲济世、救苦救难的,使众生远离水火,因此陛下就是弘扬佛道的如来!”法果说道。
拓跋珪说,“可是有人说我,杀戮甚多,冷酷无情,性情残暴,心悟仁爱,高僧如何称我为如来呢?”
法果言道,“陛下此为大善也,佛法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那如何实现救人一命呢,如今群雄并起,烽火连天,杀人者众,儿救人者寡,陛下胸怀天下大同,九州归一,难道不是止杀戮,安众生么?”
道武帝喝了一口清茶,慢慢思索着法果说的话,茶香味儿伴着檀香味,在疑开堂中弥漫着…
拓跋珪接着说,“哎…高僧所言有些道理,其实我本性并非弑杀之人,正如,我无害虎意,虎存害我心,有些人非得要谋权篡位,即使如此,我还是最大限度慈悲为怀,施以仁爱…”
“陛下能够宽厚慈悲,那是如来佛心,佛家亦有惩恶即是扬善法门,常理看来,恶之所以为恶,在于其行,而非在其心,善之所以为善,在于其心,而淡化善行,这都些偏颇了…”
法果轻轻抿了一口清茶,润润唇喉,一缕柔光,透过疑开堂,照射在法果的头上,恰如佛光般斑斓…
“其实,心乃是行之源,行乃是心之过,心与行如何能单单分开呢,所以应该是修心而正果,心行统一,方为正果。”法果说,“故而,恶人不仅其行恶,其心更恶,若单纯用善心抑制恶行,如同蚍蜉撼树,隔靴搔痒,岂能有效果呢?”
“嗯,高僧所言至理大圣,人之初心本善,奈何心变而行贪,善弃儿恶生呢?”拓跋珪问道。
法果二目如灯,思路清晰,“人性善恶,非是主观揣测能定的,之所以说,人之初性本善,是宣传人性本善,而并非人性本善,方才已经审明,心行同修,心行一统,方能修成正果,若认为,人性本善,则其行不善,尚能使其行向善,也能够用善心善行去引导与度化,因此,佛家认为人心本善,度化心行向善,乃是最大的慈悲。”
“高僧慧语,令人茅塞顿开,受益匪浅,请问高僧如何看待治国与理佛弘法呢?”拓跋珪问道。
关色弓着身子,给拓跋珪与法果添了些清茶,扭来走去的,如同一只苍老的动作迟缓的猴子…
法果沉思片刻,目光静和仁爱,“陛下提到治国与理佛,常人看来迥异,实则是道通术通,治国与理佛,都是要行‘心行之道’,何为‘心行之道’呢,那就是教化度化其心,引导约束其行,也就是说,要引导约束并行,内化其心,外显其行,引导其心,约束其行,弘扬善行,惩戒恶行,方为治国之道也。”
拓跋珪问道,“嗯,那佛法呢?”
“佛法也讲究教化与度化,这个与治国略同,然佛法慈悲宽厚众生,非到不得已而不会严惩,却是用因果来引导众生向善,治国侧重整体,而理佛首先在于修己,然后在于度人,治国之法度律令,不可能事无巨细,否则执行必难,而理佛在心必诚,积小善,成大善,在于从细微处修心正果,由此看,治国与理佛又相辅相成也。”法果说,“治国惩戒恶行,而不能惩戒恶心,刑罚只罚其行,而不罚其心;理佛则不同,治其心,使其善,行其善也。”
其实,高僧法果所言也未必都对,这世间之事,并未都有对错的,地位角度不同,自然也有不同的标准,善恶如同阴阳,相互依存,如果没有了恶,那么何又称善呢!
法果确实是当时的高僧,不仅对道武帝影响很大,对佛教在北魏时期的发展也起到决定性作用,烽火连天,生灵涂炭,朝不保夕,人们能够从佛教的弘法中得到精神安慰。
同时,法果也清楚地认识到,当时的佛法如果离开朝廷的支持,只能是:藏在深山念佛经,高山流水伴晨钟,根本得不到广泛的弘扬的。
谈理政,论佛经,善恶心行怎辩清。无奈世人贪权贵,此生终是转头空。
拓跋珪走下龙座,来到疑开堂殿门外石阶上,抬头遥望,看夕阳,落平冈,几抹晚霞当晚装…
正是:舍不得又不得谁晓得,论禅道明禅道行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