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云逸就是品家,所言确实啊!呵呵!”华九风手捻银髯。
“嗬!他就喜欢显摆自己!”豆慧一旁诙谐道。
“慧儿,令尊翁可安好?”华山主关切地询问。
豆慧不禁口打哎声:“哎…倒也安好,只是近来朝廷要佂五原地为军马场,欲将庶民匠人迁徙到平城之郊,阿耶为此劳心费神。”
“嗯,此事确实有些周折,一旦大魏朝廷圣令出,恐难以改变,豆宗主劳心啊!”华九风接着说,“如今刀兵四起,生灵涂炭,遍地狼烟,朝不保夕,此事难寻周全之法。”
“现在北人势劲,强弓甲马,征伐掳掠,民不安生,倒不如躲进仙山耕垄亩,结庐人境无马喧的好!”云逸畅然不屑。
“你吃的灯草灰,尽放轻巧屁,那么多人怎么办?不管么?”豆蔻快嘴入电,毫无遮拦。
豆蔻的话,引得飞鸿与书童等人掩面而笑。
“你这丫头,休得无礼!”豆慧厉声喝道。
豆慧话锋一转,问道:“恩师,今年精舍策辩如何计划呀?”
“嗯,今年太华精舍策辩,我约慧儿前来,就是想让你代表山东诸学子儒士,与陇凉学子一决高低,以往三届都是西部取胜啊。”华九风喝了一口紫阳茶,“如今乱世,儒风尽毁,自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山东嵩洛之地,尽遭蛮行,经学劫难,为保住经史血脉,为师想让你重振山东儒风汉礼啊!”
“呵呵,原来如此,我还以为就是恩师您偏心慧儿呢!”云逸言道,傍边的豆蔻杏目圆睁,飞鸿似笑非笑。
“为了办好本次策辩,为师特请了几位鸿儒来精舍,以彰儒风。”华山主语透刚毅,“当此危难之际,实则需要我等之辈,彰儒士之风,尽肱股之力,承圣人之典,传儒礼之星火也!”
豆慧深感恩师之言乃至圣之训,是啊,不能让先贤哲人之思想大成毁掉,战乱终将过去,太平盛世到来之时,不能让后世子孙无经典可研读,华夏文明之火熄灭!坚信大汉文明必有其道大光之时!
“不知恩师都请了哪些鸿儒学士呀?”云逸问道。
“为师此次邀请了芦芽山万经轩宗主古云鹤,也是我的同门师弟,还有终南山二老。”
“呵呵,本来想请云逸的尊翁昆仑山云鼎台的尊主赤云子前来,可转念一想,这个‘赤老怪’性格乖张,行事古怪,所以就罢了!”华九风眼睛看着云逸笑道,“云逸不要见怪呀!”
“呵呵,恩师哪里话,我阿耶正如您所言,他要是来,策辩会肯定会‘与众不同’的!”
豆蔻拉了一下飞鸿衣角,轻声问道:“山主说的可是真?”,飞鸿笑而不言,轻轻点头。
“我也给我的师弟崔玄伯修书,恐怕他身在朝堂,不得脱身前来呀!”
华九风所言这几位鸿儒博士所言不虚,那古云鹤乃是万经轩宗主,这万经轩收藏了上古先贤之精心典著,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儒、墨、道、法、兵、名、医、杂、阴阳、纵横等先秦诸子经典。
自始皇焚书坑儒,经东汉末年三国纷争,及两晋清谈怠政,北方游牧胡族相机南下,华夏文成经集遭到严重损毁,散落佚失。万经轩有华夏贤人所传经史典籍,与世间灵异之人录籍,据传有《精异谱》,详载九州四海之内,诸行术业之神人异才,以便为经世益民之用。
那终南山二老更是名声显赫,一位是董静之,乃是西汉大儒董仲舒后人,精通儒家经典;一位是贾明德,乃是西汉初年名士、著名政论家、文学家贾谊后人;生逢乱世之秋,二人遂归隐终南山,诸朝虽多次欲请二人出世入堂,怎奈二人皆不应允,过着“隐居终南无世扰,流水鹤鸣伴青松”优雅闲舒的生活。
那崔玄伯也非凡人,出身关东名门“清河崔氏”,少时号称“冀州神童”,与张昆执掌机要,草创典章,如今官拜大魏吏部尚书。
谈论间,沙漏转,师生情,诉不完…
转眼已是日薄西山,落霞敛容,松涛渐息,百鸟归林,众人各自回房休息。
自古师恩重如山,德高身正世代传。
且说豆慧与豆蔻回到房间,豆蔻自觉困乏,即刻已经入睡。豆慧虽也是困乏难耐,但心有烦事来困扰,岂能安睡度良宵,玉手托腮对孤影,诸事烦乱何日消?
豆慧心烦,难以入睡,起身来到屋外,独坐石凳上,仰望夜空,牛郎织女隔河望,流星划过九重天,斗柄回寅又一春,总有真情在人间…
豆慧仰望浩渺夜空,身后悄然走来一人,轻轻地把一件披风搭在她的肩上,她并没有回头,因为她深知,那是他熟悉的阿郎云逸…
“山上凉,慧儿还是披上吧。”云逸在她的对面坐下,关切之情殷殷,“夜深了,慧儿怎么还不歇息呀?”
“嗯,近日烦心之事太多,一时没有稳妥之法,思前想后难以入睡。”
“嗯,人生本是如此,哪有顺风顺水一马平川呢,我等尽力为之皆无悔,担忧又有何用?”
豆慧何尝不知此理呢,事非经过不知难,情到深处剪不断,世人总会劝说身边的人,想得开,放得下,可是一旦事情落到自己身上,能有几人真的能做到呢?
正是:事不关己皆能言 困在自身解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