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磺坑原本的历史上,1号坑的位置离后龙溪很近,位于河川边坡,地势倾斜之处,2001年曾在此地建成1号油井纪念碑,并在纪念碑处建成1号油井纪念公园供游客参观。
一号油坑便是清朝最早时,民间自行开挖的第一处石油开采点,此地离河边不远,地势稍低,据记载,清朝时此地居民向下开挖十米左右便能见到石油冒出,开采难度不大,清朝时的1-5号采油坑便是在此地开坑。
台湾日据时期,大正11年(1922年),许是早起坑点内的石油开采殆尽,日本人在1号坑更南边的地方开坑成功,此地海拔252米,命名为第18号老油井。
自大正11年起,至昭和14年(1939年)出磺坑93号井开坑成功,日本人在此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疯狂掠夺此地石油资源,为他们的飞机舰船提供动力,最终直至1945年时,终于将此地易于开采的石油采掠一空,只留下当时还没有技术与能力去开采掠夺的天然气资源与部分当时技术难以探明的深层油。
18号坑位于1号坑南边的山麓,93号坑则位于海拔273米处,离18坑不远,后世的游客从18坑出发,沿着建成的步道,需时五分钟即可抵达93号坑,若是从93号坑往南,行走于山道,约20分钟可抵达海拔365米的29号油井,此井为1923年建成。
元老院经过综合考虑,决定前期先在河边开挖石油,此地最深处只需要挖到120米左右便能做到日产1500斤原油,120米的深度对于前期的开采设备以及其它相关设备的需求不大,便于前期开采,倒是处于山地之上的出油坑点,基本都是300米到3600米左右的深度才能出油,从开采难度上来说,还是河边更简单些,从实用程度上来说,前期若是建炼油厂,经验不足的穿越众显然不能消化太多原油,河边坡地显然更合适作为初期开采点,只不过从石油储量上来看,显然是山地那边更多。
开坑工作在半个月内顺利完成,依照后世资料以及部分能源部二把刀的建议下,在1号坑至五号坑的大致位置,用从现代带来的小型钻井机,顺利开坑一口,深度至10米时便能发现少量原油,至120米石,涌出的原油清晰可见,但并未出现井喷情况,想来是石油层的压力值未达到井喷条件。
出磺坑目前产出的原油大部分都是粘度小于50毫帕斯卡·秒,密度小于的原油(稀油),石油埋藏相对较浅,流动性比较好,只需要采用机械采油的方式,利用各种类型的泵把原油从井中抽出,不像我国西部黏度高、流动性差的稠油,需要源源不断的向地下注入高温高压的蒸汽,才能够有效的开采出来。
想来也对,出磺坑若是稠油,开采难度大增,当年日本人也不会轻易将此地采掠一空了,而若此地是稠油,元老院面临的开采难度显然将会大增,不利于前期发展。
元老院决定在出磺离1号坑不远的地方设立炼油厂,建成炼油厂的建材和各类从现代采购来的炼油设备通过水路逐步运输至此,各类设备都是小型设备,正适合出磺坑目前的产量,也能为穿越者后续的石油开采和炼油提供经验。
石油一次加工是指把原油蒸馏分为几个不同的沸点范围,即馏分。馏分是指不同温度下,石油产品蒸馏出来的组合,温度不同,馏分不同。
例如,在分馏石油时,温度在50—200之间得到的馏分就是汽油;温度在200—310之间得到的馏分是煤油。
炼油厂用到的一次加工装置便是从现代采购来的常减压蒸馏设备。
二次加工时,便能将一次加工得到的馏分再加工成各类商品油,重质馏分油和残油在这一过程中经过各种裂化产生轻质油,汽油、煤油、柴油等燃料就是在这一阶段产出,生产设备主要为催化裂化装置!
三次加工则是指将二次加工得到的石油气等产品制取为各种化工原料的工艺。
原料油经过加热器注入石油分馏塔中,同时向石油分馏塔内注入高温水蒸气,分馏塔内各油料层次分明,最下层生产为重油,之后往上分别是柴油、轻柴油、煤油、航空煤油、汽油、溶剂油等等。分馏塔通过冷凝器则可生产石油气,作为三次加工时的原材料,因目前穿越众设备和技术条件限制,短期内并没有进行难度最大的三次加工需求,因此并未建设冷凝设备,何况冷凝之类的设备还需要电力的辅助。
就在元老院拨付人手建设纵谷南部工业区和出磺坑炼油厂时,探矿队同时继续向煤矿进发,沿后龙溪转入汶水溪,二水交集处形成小块三角形的冲击平地,此时的这块土地上正生活着水尾社的原著民,探矿队路过时,还能在河边见到些许土著手拿鱼叉样式的工具正在捕鱼,正在捕鱼的土著远远的见着探矿队船只后便立马停止捕鱼活动,上岸观察探矿队的情况。
水尾社地处出磺坑东南方向不远处,后世从陆路经过出矿坑古道直达,但仍旧行走不易,更别说此时的1640年,所以在出磺坑时并未见到水尾社的土著,当地土著多是向水尾南北发展,水尾之南的后龙溪两岸环境比出磺坑好太多,同样存在着小片狭长可供开垦的土地。
“又看到一个土著,真的是土著,都这个天气了,还是衣服都不穿的那种,好像还有女的。”
“哪里,哪里,望远镜给我看看!”
“我滴乖乖,你这是饥渴到什么程度了呀!”
“滚滚滚!饥渴个锤子,我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