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科幻未来>群星诅咒>12 浦岛太郎

12  浦岛太郎

“天上一日,地下一年。”听完王晨和芽子的说明,高洁自言自语道。

芽子也闭上眼睛说了句日语,高洁耳上的翻译器翻译为“龙宫”,她并不知道这个传说故事,但她听出了芽子语气中的伤感。

王晨摇了摇头说:“至少浦岛太郎还能回来。”然后将手搭在芽子的肩上安慰她,后者轻微点头表示自己没事。

然而,高洁并不知道,“我们1小时,那边10年”这个结论将对人类科学理论的认知造成多么大的颠覆。

——

人们对于时间流逝速度存在差异这个现象,可以上溯至千年以前,地球上不同的文明都有相关的故事或传说,即使那时人们还未发现其中蕴含着科学原理。到了近现代,“时间延缓”的题材也一直被用于各种科幻作品中,其中2014年的电影《星际穿越》就塑造了“外星1小时,地球13年”的经典桥段,之后又有诸多作品效仿或借鉴,由此突显出人们对于时间流逝速度差异结果的无限遐想。当然,这个看似奇幻的科学现象其实早有解释。

由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可以推测出:引力越大,时间越慢。由于相对论趋于完善,其中一些相关内容在之后被多次证实,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此无比信奉。如果继续推导,那自然就会得出虫洞两边的空间中,时间流速应该是“我们10年,那边1小时”才更加符合这一理论,而非密涅瓦号探测得到的完全相反的结果。

哪里出问题了?是相对论?或是密涅瓦号的数据分析结果?还是都错了?

密涅瓦号上的四位天文学家曾经对这个蹊跷的结果进行过数次争论,争论的时间甚至早于n星人意识存储器撞上密涅瓦号的日期(月13日)。当然同样的争论也发生在地球上,一些天文学和物理学的权威被秘密地召集在一起对这一结果进行分析。但不论是密涅瓦号的四位天文学家,还是地球上的秘密讨论,都没有得出确切的结论,只有以下几种可能的推测:

第一种推测:此种推测的前提是认可相对论为正确,并且时间会随着引力的增大而不断变得相对缓慢,相对时间流速趋近于零。如果此时引力继续无限扩大,相对时间流速突破了“零”变为负数,便形成了时间的“逆流动”,但“逆流动”不是“时光倒流”,它也是时间流逝的一种形式,但作为生活在三维空间的人类来说,这种“逆流动”其实和“时间正常流逝”是一样的,同样会带来昼夜循环、生老病死,本质上和正常时间理论没有冲突,且进入“逆流动”的时间流逝速度会随着引力的增大而增加,进而出现“我们1小时,那边10年”这种与人类科学推测相反的结论。这种推测的产生,是因为人类从未接触过超出想象范围的引力,而银河中心的黑洞,就是这样一个存在。(上述推测,大家可以画一个横向数轴来看,一旦正向时间流速变缓,并向左突破0,便进入“时间逆流动”区域,而时间流逝不分正负,只取绝对值,所以引力越大,时间流速越向数轴左边,反而会出现流速越快的可能。)

第二种推测:和第一种推测类似,认可相对论的正确,并且认为时间的流速会在引力达到足够大的时候突破某个极值(如第一种推测的“0”)。但这种推测认为时间流逝的规则不像我们认为是一条直线或数轴,而是一个最大值与最小值首尾相连的数值循环(如123123123……)。当时间流逝速度因引力的增大而不断延缓,最终突破一端的“极值”,时间流速会直接跳到另一端的“极值”,即“最缓慢”到“最快速”。同样,这个推测也是基于银河系中心黑洞巨大引力的影响。(用一个有趣的例子来说明这个推测:游戏《文明》中存在着一个有趣的,即最爱好和平的印度文明会在某种条件下成为到处扔核弹的战争贩子——因为数值设定上印度的侵略值是1点,而某些选项会让侵略值降低2点,由于不存在负值,直接导致印度的侵略值变成爆表的255点。我们就把时间流逝速度类比成侵略值,把引力造成的影响力类比为那个降低侵略值的选项,即可得出完全相反的结果。)

第三种推测:引力对于时间的影响呈波形状态,存在波峰也存在波谷——既有让时间延缓的区段,也有让时间加速的区段。但这个推测就会无形中部分推翻原本相对论中的理论基础,由此也让这种推测成为支持者最少的一种。(画一个数轴,再画一个正弦曲线,基本上就能解释这个推测了。)

第四种推测:这个推测是最后一个出现的,也是最简单暴力的推测。它不牵扯相对论,而是直接考虑n星人及n粒子在其中的作用。n星人意识曾说过:他们早已利用n粒子改善了虫洞另一边星域的环境条件,以让人类能够在通过虫洞逃亡到那边后可以有足够生存下去的环境物质条件。但由于n粒子改善星域环境所需时间过长,n粒子同样改变了那里的时间流速(当然是加快),以保证n粒子有充足的时间在人类到来之前完成星域改造。这个推测是在密涅瓦号将n星人意识的录音传到地球,人们充分认识到n星人那恐怖的科技实力后作出的推断(如意识存储及光速运输),既然n星人自己都承认n粒子是一种让他们恐惧的、能够改写宇宙规则的产物,那不如就直接承认n粒子的强大以及这个推测的合理性。不过令此观点支持者扫兴的是:n星人意


状态提示:12 浦岛太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