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都市现代>重生迈步从头越>第134章提个想法

二十一日晚八点多回到家,一家人把东西都卸下来之后,进行了简短的寒暄。

奶奶就有些骄傲地抱怨,她儿子龙浩源现在是三天两头不着家;不是在学校加班,就是到工厂做试验去了。

譬如今天,学校已经放假,可他却到工厂上班去了。

母亲李秀琳更是“责怪”龙建华,提出一些稀里糊涂的技术参数,让龙浩源经常面对那些数据发呆,接着就找资料验证,回到家里讲的也是发动机的事情;导致他们别的很少听着,有关柴油发动机的事情倒是知道了不少。

龙建华只能苦笑。

这一切,不是他的本意啊;现在国内在这方面的水平太差,包括父亲和叔叔在内的科研工作者想要迅速追上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必须要渡过一段艰难的时间。

不过对真正的科研工作者而言,他们视这些挑战为享受,而不是负担。

他也知道,奶奶和母亲只是开玩笑,并不当真。

把带回的东西全部处理完,到了次日凌晨两点,筠研已经是哈欠连天。

屡次催她去睡觉,她都坚决不肯;大家都在做事,她不好意思去睡;有半年时间没见着爷爷奶奶和母亲,想在一起聊聊天。

龙建华还是早晨六点起床,在老地方锻炼了近一个小时后,筠研也跑来了,她见面就气哼哼地抱怨,“哥,你出来也不叫我一声。”

龙建华微笑三连问,“锻炼是为了什么?睡觉又是为了什么?没睡好能锻炼好吗?”

筠研,“……”

哼哼两声后拉拉筋,接着把一套擒拿拳耍得行如风驰云走,动作干净利落,让龙建华都暗自惊讶。

早餐过后,筠研抱着小人书看,龙建华则溜达着去夏河街。

两个来月没去逛,想看看现在的行情怎么样了,家里还埋着一百八十万钱币在那里呢。

二十二日已经是小年后,出来的逛街的老老少少比往常多了不少,都是口袋里有两个零花钱,准备在年前突击花完的。

老年人买布料,买鞋;小家伙买鞭炮,买小玩具。都自得其乐。

夏河街作为沙鹃市最古老的街道之一,尤其显得闹腾。

在红旗饭店外往里瞅两眼,没看到一个很熟的人;来到胜利饭店外,看到李大胜正和另外一个熟人孙正鹏在喝茶。

见龙建华在外面探头探脑,李大胜冲着他连连招手,一脸的欢喜,“建华,很久都不见你了,忙什么呢?”

龙建华朝两人打个招呼,“瞎忙,一半的时间不在湖湘……现在的行情怎么样?”

李大胜呵呵笑道,“现在三块一个。那群广佬冲起来的,降不下去了。”

看到龙建华转头观察,“他们在这里没什么收获,有一个多月没来了。”

孙正鹏摇摇头,“他们太急了,一下子冲那么高,在国内都是独一份。不过也好,把价格冲起来,我们这些人都小赚了一笔。”

龙建华喝了一口茶,若无其事地问,“你们也没下去收收?”

两人都把头摇成拨浪鼓。

不是每个人都有车的,不是每个人都能那么吃苦的;但根本还是,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份胆量的。

扯了半个来小时,孙正鹏离开,只剩龙建华和李大胜两人喝。

李大胜嘿嘿笑道,“建华,你那建议很好。我们今年不但粮食足够吃,钱也比以前丰富多了,每个工有六块钱,不说冠绝全省,相信也应该在前几名……不知道你们九队情况如何。”

龙建华摇摇头,“我也不知道。不过,人均收入肯定比你们高,但那里的分配形式和你们不一样。”

接着轻轻地说了声,“十二月份,安皖省有个村子私下里搞包产到户了。”

七八年十二月小岗村秘密包产到户,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事件,关注现代史的人都应该知道。

李大胜惊得差点跳起来,连忙趴在桌上问,“不怕坐牢?”

龙建华看了他一眼,“《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不是元月才发下来让农村社队讨论吗?你们怎么讨论的?”

李大胜眼睛骨碌碌转几圈,“建华,这形势是不是可以让人发财呀?”

龙建华呵呵一笑,“如果不让人发财,九队的事情为何能推广,还连续几次上报纸,甚至上了内参?”

随后有缓缓地说,“你们现在虽然有几毛钱,但按这样的形式走下去,潜力也不会很大。就那么一点田地,做得再精致也赚不到多少钱。”

李大胜狠狠地搓搓脸,“是呢。我们队里几个人也算过,顶多就是万元户;要想十万元,除非能从地里淘出金子。”

愿景还不小,万元户都没达到,已经看向十万元。

“建华,有什么好主意没……我忘了告诉你,我现在已经是大队长了。”

龙建华惊讶地看了他两眼,“不错啊,都当上大队长了。威信怎么样,社员听你管吗?”

李大胜身子马上挺得笔直,“哪有不服管的?我给每个生产队都选了不同的蔬菜种,也帮他们请了农业专家,让他们的收入提高了十几倍……”

龙建华摆摆手,“那我给你提个想法。”

“现在大家有钱了,建房子的人就会多起来,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你们大队有几座小山包,可以制砖;还有,你们可以组建一个建筑队……”

李大胜拉着他的胳膊就站起来,“走走走,到我们大队去聊聊,给我们参详参详,完了后喝酒。”


状态提示:第134章提个想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