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子午春秋>第28章郑国简史一

下面介绍的是郑国历史。

周宣王于执政的第二十二年封王子友于郑陕西华县附近,王子友死后被追谥为“郑桓公”。

郑桓公立三十三年,周幽王任命他为司徒。当时郑国已经成为京畿地区最为繁荣富庶的国家,郑人与周人的生活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周人对郑国的向往加深了他们对王室的厌弃,对郑桓公的爱戴加深了对周幽王的憎恨,所以很多人都离开镐京跑到郑国去了。。

一年后,西周已江河日下不可回溯。郑桓公认为大祸将至,自己死不足惜,但是不能让郑国人民跟着那个淫棍下地狱。他于是向太史伯阳请教,把国家迁到哪里为好。

伯阳回答说应当迁到虢、郐之间,理由是两国君主贪婪好利,yín_luàn无度,已经出现亡国之相。郑伯只要把宝器寄放在两国两君贪图利益,又想巴结重臣,肯定会让出土地供郑人居住。郑国迁入之后,两国的人民厌弃昏君,一定会投奔郑国而来。

郑桓公又问长江一带或王朝以西是否适于定国。伯阳作出否定的回答,他说:“从前祝融担任高辛氏的火正,光融天下,建立了巨大的功勋。楚国是祝融的后裔,周衰则楚国必然兴起。楚国兴起则郑国必亡。至于西方,遍布戎狄,人们贪婪好利;也只有秦戎那样的半兽人能够存活下来,华夏人不能久居。”

最后郑桓公问王朝衰落后那些国家可以兴起。伯阳说:“大概是齐、秦、晋、楚吧齐是四嶽的后代、伯夷子孙,伯夷曾任帝尧的典礼官;秦是伯翳之后,伯翳辅佐帝舜服柔百兽;楚国的先人也有功于天下;叔虞封于唐,其地险阻,以此有德。王室衰微,这四国必然兴起。”

郑桓公采纳了伯阳的建议,便说服幽王,把国家迁到河南的新郑去了,而虢、郐两个君主划出十余个小城邑,郑人就在那里定居了。

郑国东迁的第二年,镐京沦陷,郑桓公战死,郑武公继位。

周平王东迁时,申侯那个政治老流氓为了巩固自己的政坛地位,厚着脸皮央求平王做媒,以使他能够把一个还未长大的女儿嫁给郑武公做夫人。这样一来,杀死亲家公的老丈人就向女婿表明了真诚和解的态度。

郑武公认为与申侯为敌有百害而无一利,而且他首先要动用一切政治资源和武装力量灭亡虢、郐,所以他就接受了对方的美意。此时待嫁的申国公主还是个只有五岁的、每天里蹦蹦跳跳的小姑娘,郑武公在十年之后才娶了她。

如此一来,从父系方面论,周平王是郑武公的堂侄;从母系方面论,平王又是武公的表哥了。

郑武公用他的名望和美德把虢、郐的子民吸引过来。他表面上与两国君主亲如兄弟,暗地里却在收集两人的罪状。武公接替父亲担任王室司徒,位列公卿、权力巨大,大到可以调集王室军队。当他手中掌握的证据足以之两君于死地之时,便动用王师将两国灭亡了。

郑武公与夫人武姜的第一个儿子叫“寤生”,就是后来的郑庄公。原来武姜生他的时候遭遇到了难产,这个新生儿是颠倒着出生的寤生的出生方式预示着他天生就是个不知“规矩”为何物的人。武姜当时真的是痛不欲“生”,因此给他起了这么个不是很好听但十分贴切的名字。

武姜找一个庸巫进行占卜,问他这个孩子是不是上天派来克他的。那个庸巫的人品比他的占卜水平还要差劲;他不但做了肯定的回答,而且添油加醋地毁谤寤生,说他是郑桓公附体,是准备来向她寻仇的。

武姜牢牢记住了最后这句话,从此她就不再把寤生当成亲生骨肉,而是将他视为谋害自己的凶手。


状态提示:第28章郑国简史一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