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子午春秋>第210章齐五公子之乱四

无亏坦言太子已经离奇失踪,他把太子出逃避险解释成放弃君位。然后他说,国不可一日无君;无论从年龄、职位、品行,还是从能力来讲,自己都是不二人选,况且先君已经在去世前许诺改立他为太子;所以他请兄弟们团结一心,支持他成为新君,他会带领齐国走向新的辉煌

公子元首先跳出来反对,他说:“你说的年龄和职位,兄弟们确实比不上你。但问题恰恰就是,你那么符合标准,为什么没有被立为太子这是因为你根本不够资格,所以首先就被排除掉了那么太子昭既然抛弃国家,他自然失去了即位的资格;按周礼和祖制,只有我才可以成为新君”

公子商人是支持公子元的,但是公子雍却坚决反对,他的理由是公子潘的母亲地位比其他如夫人都高,按照子以母贵的祖制,应当由公子潘继承君位。

然后这些人便吵成一团,各方互不相让,逐渐就要演变成剑拔弩张的局面。争吵中不知道是谁射出一箭,易牙惨叫一声,捂着裤裆痛苦倒地。谈判瞬间破裂,各方势力立即拔剑抽弓相互攻击,场面顿时变得极度混乱。

昔日霸主僵硬的尸体被遗弃在寝宫无人收敛,而他亲手养大并给予锦衣玉食的五个儿子,此时却在神圣的朝堂上、在华夏霸主接受无数诸侯朝觐的庄严之地跑来跑去、大打出手。

战斗以无亏的主动撤出告一段落,公子们各自返回自己的阵营,后来便呈现出日复一日一日的对峙僵局。

齐国上一次遭遇这样的危局还是在四十三年前。但与上次不同的是,当时发生混乱的原因是国内没有一个可以继承君位的公子,而现在则是争夺君位的公子太多;当时国家机器运转还属正常,但是现在却完全瘫痪了。

危急时刻,齐国人又把希望寄托在高庄子和国归父身上。从tu 现场逃走的官吏们按照他们与高、国的职属关系分别躲进两家那里是官员们认为唯一可以逃脱死亡的地方。

两位上卿首先发布了戒严令,同时把城防卫队派到城内巡逻,这样便暂时稳定了局面,防止杀戮事件再次发生。然后两人又把官吏派到各地,要求各大城邑加强守备,防止外敌趁乱入侵。

这两件事做完以后,两人就把官署搬进自己家中,以维持国家机构的正常运行。临淄于是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宫城周围刀光剑影剑拔弩张,每天都有暴力事件发生;而在其他区域,人们却像往常一样生活工作。

当大夫们问高庄子该如何结决五公子之乱时,他说:“内乱需要外治。”

齐桓公选择宋襄公作为太子昭的外援是有原因的。鲁庄公十四年bc680,宋桓公因为“妄图复辟殷商”被以齐桓公为首的诸侯们狠狠教训了一番;宋国bei o屈服,所以才有了鄄之盟。宋桓公出席盟会时特意带上了尚未成年的太子兹父。

兹父被齐国人的气势和风采所震撼,从那时开始他就立志要成为齐桓公那样的君主。之后他便全面向齐国靠拢,他娶了齐国的公主,生活也基本齐国化了。

齐桓公在宋襄公身上发现了很多古老的美德,他谦虚勤勉,喜欢助人,并且信守诺言;这些美德在当今的君主哪怕是太子身上已经很难见到了。齐桓公还考虑到两国传统的同盟关系和宋国强大的实力,最终决定把太子的命运交给了宋襄公。

宋襄公没有把这份嘱托当成负担,而是视为光荣使命;他对太子昭的到来表现得特别兴奋,以至于竟有人认为他对太子感到高兴。

宋襄公认为单凭宋国的实力对齐开战没有胜算,于是决定再拉几个小伙伴进来撑腰;顺便出出新任领导者的风头。他把使者派到曹国、邾国和卫国去,请三国出师共靖齐难。

不久高庄子的密使到了,其后宋襄公与高庄子的信使秘密往来于两国之间。转眼到了腊月,事件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五公子依然互相对峙,丝毫没有和解的意愿。

高、国二人决定尽快结束这场被天下人嗤之以鼻的丑闻,尽快恢复国家秩序。两人下达了命令,并与官员们换上丧服,用车载着一具巨大的棺椁向公宫行进。在公宫周边警戒的五公子之徒没人敢于阻拦;队伍进入宫门,把椁车停在广场中央了。

高、国把五公子召到椁车旁,两人看到无兄弟一个个双目猩红、蓬头垢面、神情恍惚、不知所以,长期的紧张和疲劳已经把他们折磨得心力交瘁。

高庄子说:“公子中无论谁最后成为君主,都应当为国家着想吧就在公子们争权夺利的时候,全天下的人都在看你们出丑,看齐国的笑话齐国的盟友伤心失落,敌re冠相庆,甚至准备进攻这个混乱之国。我还听到了这样的传言,说最后能够夺取君位的,一定是你们之中最坏的人,因为那个人能在一场比比谁更坏的斗争中取得胜利

“天呐天呐这就是世人对齐国新君的评价不要谈齐国的霸业和诸侯的支持,就说国人的爱戴、官吏们的忠诚、诸侯的信任,你们能够得到那些吗

“所以,在彻底失去民心前、在齐国被占领前马上结束这一切吧先君的尸骨还在寝宫里腐烂,鬼魂还在天际游荡、冻饿无食。连先君都没有安葬,谁还敢称自己是继承者呢”

公子们确实无力再僵持下去了,支持他们挺到现在的力量与其说是信念和意志,不如说是机械和麻木。无兄弟颓然倒地,目光呆滞,好像失去了魂魄。公子元坐在地上,首先流下


状态提示:第210章齐五公子之乱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