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祖同那边的危机已经基本得到解决。现在,问题再次回归到公输炆相公输湘两兄弟这。
公输炆和公输湘并没有在这次事件中,获得压倒对方的威望,亦或者和卢祖同达成同盟。
双方都是想借着这次战争,利用声势或者威望来压倒对方,但现在已经几乎不可能实现。
既然如此,也没有必要再继续耗下去。双方的战争,即将爆发。
公输炆知道,上次他没有拿下太大的进展,就是因为准备不足。这次他要提前做好准备应对战争。
他先是派人北上,与公输湘达成和解。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这只不过是暂时的和约罢了
但仅凭公输炆一人是不可能拿下整个冀州,他需要找一个可靠的盟友来当作靠山。
朝廷现在是不怎么指望了,他也不想引狼入室,对,说的就是那个南方的大军阀。
现在看来,能当做朋友的也只剩下幽州的慕容恪。
慕容恪自然也是欣然应允,他现在正愁没有机会南下。现在正好是结盟的大好时机。
公输炆说是和燕王公输安结为同盟,而实际上是谁,不言而喻。有个慕容恪在北方吸引敌军,公输炆心里也是安稳了不少。
至少暂时公输湘会畏惧公输炆的同盟,短时间内不会对他用兵。
但也仅此而已。现在,最重要的是先拿下在胶东的叛军。叛乱在段部的鼓动下愈演愈大。
公输炆也不得不选择优先去平乱,胶东可是它的核心统治地区之一,也是渔盐税的重要地区。
胶东郡太守是曲阜孔家人,但现在已经被叛军领袖段丘良斩杀。胶东郡已经完全落入到叛军手中。
叛军此时也在向北方的东莱郡进发,俨然已经有过做大的势头。
面对这种叛军,公输炆怎么可能容忍他们的存在。公输炆调动手中的八万大军,全力征讨反贼。
徐盖被任命为大将,再次奉命率领八万军士征讨青州的贼寇。
他率兵从康县出发,一路向东进军。目标直指此战的前线,也是敌人主力所在的北海县。
北海县守军仗着城高粮足,兵多将广,就是死死拖住徐盖。若是敌人铁板一块儿,那么也没有必要在这里继续碰霉头。
徐盖下令,留下三成的部队在此继续围困,其余部队随他继续向东进军,反正能把敌人主力困在这,对于他们就算是大捷。
几乎没有没有遭到敌人像样的的抵抗,他们非常轻易的就拿下平寿与营陵两座城市。
他们一鼓作气,继续向淳于县进军。淳于县位于两河交界之处,三面环河有河流之险。
不过,徐盖也知道这座城市易守难攻,把命令手下率先驻屯于不远处的山上。
他们在山顶修建营地,大有打持久战的架势。
徐盖的目的并不是在此托住,而是引诱敌人上钩。敌人必然是紧缺后勤物品,而淳于非常重要。
他是敌人运行后勤辎重补给的重要城市,就一个县提供北海以及周围四五个县的后勤。
把他围住,是为了断绝敌人的后勤辎重,这样,徐盖就会有更多的时间,来功克周围的县。
但淳于内部的敌人也并不会甘愿被围。他们组织一次又一次的反扑,但每一次都无功而返。
前线此时危机,段部鲜卑也开始行动起来。段丘良亲自率领部队从即墨出发,赶去支援淳于。
期间他们路过胶水,在胶水组织渡河。渡河到一半时,突然对岸杀出的全副武装的敌军。
箭雨袭来,前面渡河的部队损失惨重。段丘良不得不相下令全面撤退,退到到胶水东五里的任庄。
手下觉得,出师未捷就惨遭敌人袭击损失惨重,这个实在不是什么好的征兆。
他们都劝说段丘良放弃支援淳于,甚至有人提出,干脆投降算了。再打下去,他们可能就连谈判的资本都没有了。
为了稳定军心。段丘良拿出他从即墨搜刮出的财宝,当年的封赏给了军官以及部分士兵。
虽然暂时平息了军中骚动,但现在局势确实不容乐观。
徐盖与司马岩同师,若是单说军事指挥,十个段丘良都不是他的对手,更何况他还占据人数优势。
但段丘良想的却是另一个办法,根据天象所示,即将要下大雨,这是他翻身的最后机会。
前方斥候来报,徐盖的大军已经渡过河流。大军正在向他们这边挺近,看起来将会有一场恶战。
段丘良命令部队退到任庄附近,他亲自率领一小部分士兵,留守在任庄内,吸引敌人的火力。
徐盖得知段丘良就在前方,他并没有着急,去拿下段丘良。他反倒是先命赤红在周围进行侦查。
他亲自率领部队,前往周围的一处村落进行修整。在村落之中,他重新制定了新的作战计划。
他打算诱敌深入,将敌人引又到胶水附近。用下雨即将涨潮的特点,水淹敌军。
但老天爷却非常的不给面子,没过多久,天上就掉下豆大的雨。秋天的雨是很大呀。
此时电闪雷鸣,雷电交加之中,大雨蓬勃而出。与此同时。所有人也都退去到营地内躲避大雨。
徐盖等人的所作所为,段丘良都尽收眼底。现在正是动手大好时机,真是天助我也。
“此战若败,我等必死。还请诸君随我上阵杀敌,与君共勉。”
说罢,段琼阳亲自上马,看架势是要上阵杀敌。士兵大受鼓舞,疾病从左右两翼杀出。进攻左右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