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大明寿宁侯>第167章朕不是这个意思

张鹤龄很高兴,没想到这一届的名次被自己的门生包揽前三,还没来得及庆祝呢,就被弘治皇帝传召去了宫里。

弘治皇帝已经将张鹤龄当作自己的秘书了,有事不去找内阁大臣,第一个想到的却是自己这个小舅子。

“天津府目前只开设了一处港口,但是获利颇丰,朕打算继续拓建港口,你觉得如何?”

张鹤龄想了想,直接说道:“臣觉得不妥,此时不宜过快扩建港口,还是循序渐进的好。”

弘治皇帝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问道:“你不是支持开海吗,怎么现在反而如此谨慎?”

“陛下,凡事不可操之过急,海上贸易虽然获利颇丰,但是也有一定的风险,比如说,海上风浪、倭寇,以及国外的形势,都是不稳定因素,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步步为营,先围绕天津港,加强造船工艺,逐步配备新型的武器军火,然后再新设港口,向远洋拓展。”

弘治皇帝点点头,说道:“你说的有道理,但是,开海已成定局,便不可太过保守,就算不开新港口,起码要加快海船的建造,广开航路,加快与海外诸国的通商。”

张鹤龄心说,你不是以保守著称吗,怎么一看到有银子赚,马上就发生如此大的转变,莫非这就是所谓的见钱眼开?

这时候,张鹤龄想到前不久李光头送来的密信,说道:“启禀陛下,臣在海外的线人提供了一条很重要的信息,扶桑国近年来早已不臣,倭寇首领东野一郎便和扶桑国摄政王丰臣秀吉来往密切,丰臣秀吉于三年前带兵攻占琉球国,迫使琉球国向其称臣,并以琉球国为跳板,继续东进,伺机攻占夷洲岛。若是夷洲岛被占,我大明的海上航线就会被人扼住咽喉,因此,臣建议加快研制新式火炮,武装海船,打造水师,然后再拓展航路。”

大明建文三年,扶桑国幕府将军足利义满接受大明钦差册封,自称源义满,向明朝称臣,被明朝封为扶桑国国王,向明朝纳贡。

永乐初年,倭寇过于猖獗,朱棣派郑和出使扶桑国,看着这满海的宝船利舰,足利义满感觉自己称臣的选择是正确的,于是下令抓了二十多个倭寇,然后把这些个家伙放在一个大甑里,活活蒸死了,表示以后对于敢于犯明朝国土的倭寇,抓一个蒸一个。

郑和将此事回奏朱棣,朱棣对扶桑国“嘉其勤诚,赐王九章”,向足利义满赠送了冠服,正式允许扶桑国十年一贡,正服使可达二百人,从此扶桑国正式成为大明藩属。

然而,扶桑国接下来进入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国王失去实权,与大明的朝贡关系也断了,明朝的皇帝感觉自己家的事就够多了,也懒得帮他们操这份心,没想到,如今的扶桑国竟然将主意打到夷洲岛的头上。

弘治皇帝沉吟片刻,说道:“小小扶桑,不足为患,朕已经通知李东阳,派一艘宝船,向安南、吕宋一带出发,与南洋诸国加快商贸往来。”

张鹤龄心说,合着我费劲口舌,全白说了?

看这个样子,劝说弘治皇帝放缓扩张航路是不可能了,行吧,你爱咋办咋办,出了事损失的又不是我的银子。

“只是开海一事,仍有很多人反对,朕现在需要的是人才,是和你一般,不拘一格,勇于创新的人才,而不是那些顽固守旧之人,朕看你那三个门生就很不错,可堪重任。”

张鹤龄想了想,回道:“陛下,年轻人初入仕途,需要历练,若是启用毛宪清等人,臣建议让他们从基础做起,去天津府负责一些具体的事务。”

弘治皇帝白了他一眼,说道:“难道你自己不是年轻人?你那门生,比你年岁还大些,你能做好,别人就做不好了?”

“臣属于天赋异禀,没有可比性。”

弘治皇帝:……

“陛下,您怎么不说话?”

弘治皇帝脸上抽搐了一下,然后说道:“毛宪清,任天津府通判,协助府尹李东阳推行新政。贺东来,任个主簿,负责出海通商相关事宜。至于杨怀瑾,任王恭厂主事,协助厂监,加快新式火药和武器的研发。”

张鹤龄心说,好嘛,我就这三个门生,刚培养出来,还没等他们回报师恩呢,你一锅全给我端走了。

好歹给我留一个啊,要不然我的南山书院怎么办?

“怎么,你有意见?”

“陛下圣明,臣替门下弟子谢陛下恩典。”

弘治皇帝很满意,要你几个人是看得起你,还敢说个不字不成?

顿了顿,弘治皇帝继续问道:“蟒卫的情报系统怎么样了?”

“已经初见成效,第一批情报已经送过来,经查,大同府、杭州府、西安府共计五名官员涉嫌贪墨,这蟒卫搜集的罪证,请陛下过目。”

弘治皇帝接过密报,看过之后,眼中出现阴霾,沉声说道:“此事立即交由厂卫彻查,若情况属实,必定严惩。”

其实,第一批情报中,涉嫌贪墨的官员远不止这些,报上来的这五位实在是太过分,曾闹出过人民,民怨四起,若不整治,必然为祸一方。

至于其他那些情节不是很严重的,张鹤龄私下将密报扣下了,并擅自做主回了密信,责令其改过。

而那些接到张鹤龄密信的官员,无一不是老老实实的表明自己的态度,改过自新。

开玩笑,这可是杀人不眨眼的寿宁侯,谁敢说半个不字?

更何况,人家掌握了你的黑料,却没有上奏,已经算是


状态提示:第167章朕不是这个意思--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