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三国之逆贼兴汉>第115章搬迁之祸

第115章 搬迁之祸

周易说:“我非是不愿出兵,而是不想占据曹操的城池。”

董昭很快明白过来。

尽管陈留的土地很让人垂涎,但曹操毕竟和己方是盟友关系。在没有产生明显矛盾的情况下,对友军趁火打劫,缺不缺德倒是次要的,有损自己的声誉、对外交信用的影响是巨大的。

如果你不想以后“万国来艹”却无人愿意援助,最好不要干这种事。

更何况,如果通占陈留,还要调度兵马驻守。如果袁术趁机攻打河南,靠什么来防守?

不用说北边还有位老大哥在看着你,你太原和上党的矿山还想不想要了?

看出董昭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周易才说:“所以我们只出兵,不占城。”

左慈不知兵,不能理解:“那出兵干什么,旅游观光吗?”

周易道:“当然不是去公费旅游的。我们一是帮曹操守住陈留,给他个人情;二是借机进一步充实自己的实力。”

他所说的充实自己实力,自然是和上次一样,趁乱掳掠人口了。

即便是周易原来所在的2020年,我国农村户口的人仍有一半,农业人口近四亿。

那么在以农业为主的汉代,农村人口自然占绝对的大头。

因此周易此行的目的,就是要将陈留郡擅于耕种纺织的农村劳力打包带走,输送到河南,进一步增加自己的人口。

想要完成这件事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只要沿路宣传周军政策的优厚,丑化兖州叛军的形象,再缺德点污名化曹军,称曹操声称平叛后必定屠戮反叛地区,老百姓被连哄带吓唬,半顺从半逼迫地,自然而然就能掳走大半。

至于对曹操的说法,就和上次一样,称是战乱所至,他即便心知肚明,面子上也拿你没什么办法,搞不好还得因为你帮他保住陈留,而“谢谢你”呢。

唯一的问题就是,上次陈留的确是有袁术兵马劫掠,这一次好像除了你周军,就没有旁人了吧?

不,有的。

豫州刺史郭贡,在听闻兖州内乱后,领三万杂牌军、号称十万,也来浑水摸鱼,此时已犯陈留境。

也许有人看见豫州刺史四个字会觉得奇怪:豫州刺史不是刘备吗?

少见多怪。

在乱世当中,对同一块地区有着相同宣称的人有数位或十数位的情况十分正常,你爱宣称就宣称,能不能真的拥有你所宣称的东西,全凭本事(拳头)。

对于周易来说,郭贡的进犯真是一件好消息,他正愁没有替罪羊呢。

于是立刻点兵一万,自开封集结,往陈留县而去,克日抵达,却不进城,只在外围“打草谷”。

城内兖州叛军因为主力都在濮阳,戍守兵力过少,见周军来到,也不敢轻举妄动。

周易便从容纵兵,让部曲掳掠人口,源源不断地向河南输血。

仅仅一个月的工夫,周军就抢到了三十多万精壮劳力,再一次替一直为粮草发愁的曹操“减了负”。

“曹老板啊,你就尽管感谢我吧,我不会客气的。”

骑马行走在雍丘县的郊外,看着成群结队、携家带口往西行进的农户,周易喜不自胜。

不过凡事都不可能太理想,正当周易高兴的时候,部将成廉来到跟前,告诉他:

说是雍丘南的一座大村庄,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家不愿搬迁,还试图暴力抵抗。甚至还鼓动其他自耕农及佃户,一齐反对周军。

周易一听就蹙起眉头,稍作思忖后问:“他们是不是多是些乡绅、富农及中农?”

成廉答道:“确实如主公所说,以富农、中农为主,加上少数乡绅。主公没有亲临,却是如何得知的?”

周易道:“乡绅和富中农生活富足,相对而言乡土意识也更重,自然不愿意搬迁。同时对他们而言,其他自耕农及佃户,尤其是后者,是为他们生产财富的劳力。他们当然也不愿自己的劳力被人掳走。”

成廉惊叹道:“主公全都说到点上了。那我们该当如何呢?还是说避开那座村庄,不管算了呢?”

周易说:“那座村庄听起来就很富庶,尽管土地带不走,但他们更加健壮的人丁、丰厚的财富也是不小的肥肉,岂能轻易放过?我看不如这样……”

在听了周易的方案后,成廉率众回到那处反抗强烈的村庄,将主公帅令公诸于众:

村中人丁,凡是愿意搬迁者,可获当前资产的三倍补偿,并可以在洛阳重新分配等价良田,同时进爵一级。此外,每人立即获得足金二两,上等粟米五石,作为差旅费。

听到如此慷慨到离谱的提议,村民都表现出了疑虑,仍旧举着刀剑严阵以待。

在僵持了半天,传令兵说到口干舌燥后,终于有胆大的农夫放下武器,走出村子,充当排头兵。

那村民走到跟前,成廉便问他:“你家里几口人?田产几许?”

村民回答:“家里连男带女七口人,没有自己的田,但是有一处宅子,大概四十尺见方。”

成廉便转头对左右说:“给他十四两金锭,三十五石粮食,外加三倍房产十九万钱——暂时没那么多现钱,一样折成粮食给你,行吗?”

“行。”

“那好——你们几个,快些拿过来。”

稍许,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一袋袋沉甸甸的粮草丢到了村民的面前。

村民接过钱袋,脸上笑开了花,回头吆喝家里人:“快收拾收拾,再把扁担拿出来,咱


状态提示:第115章搬迁之祸--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