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聚宝盆中的大明>第42章道标的初战

也不知是温大灵光一现,还是狗屎运来了,他发射的第二炮好像取得了战果。

须臾间,远处的遵化城墙便传来一声“喀嚓”的巨响。

温大心里一喜,飞快扇开眼前的硝烟,急不可耐向前望去。

只见城门楼子下面的城墙出现了一个大洞,砖石正“哗哗”的往下掉落。

再看上面,数不清的人像无头苍蝇似的慌乱奔跑。

温大先鄙视了下东虏,“让你们嘲笑老子!”,随后咂吧咂吧嘴,对战果不甚满意。本来他想的是射人先射马,瞄准的是那座高出城墙许多的城门楼子。

哪料到却打到左下侧。

“抬高半度,装弹!”温大再次发令。

“装弹!”

……

“轰隆隆”的炮击声有节奏地响了起来。

叶宰坐在中军的指挥车上却是无聊透顶。因为他距离城墙差不多一千米,除了听个炮响,前面发生了什么基本看不清楚。

故此,他不知第几次的暗骂自己,望远镜啊望远镜,叶宰你真是头猪!

要是能早点把望远镜做出来……

一想到这儿,叶宰又开始心口疼,要是有望远镜,白杆兵唯一的几十骑斥候便不会一起给葬送了!

事情还得从三日前说起。

叶宰奉令监军东出蓟州,秦良玉按行军制度派出了斥候做为大军先导。

这些侦察兵一共二十几人,骑着白杆兵中数量极少的战马,领兵前出十里。

开头第一个十里,顺顺利利。

第二个十里,斥候们骤遇遵化城派出的金兵斥候。

双方斥候的目标都一样,就是要打探军情,顺便遮蔽战场,让对方变成瞎子和聋子。

所以甫一遇上,大战便不可避免的暴发了。

白杆兵斥候一开场就落入了下风,因他们本质上就是步兵,能成为斥候无非是他们会骑马而已。

可即便落入下风,白杆兵也不失悍勇之气,除了派一人回返禀报军情,其余二十余人均在其队正的带领下,大叫着“杀了这帮龟儿子”壮烈冲锋!

业余的能和专业的比么?

壮士们全体殉国!鲜血染红了几里长的狭长地带。

金兵斥候勒马于大军几百步外,旁若无人地观察了好一阵儿已紧急集合起来的大军,这才懒洋洋地扭转脱离接触。

叶宰是事后当晚才得知详情,当场便自责不已。如果他能给斥候们配上望远镜,就能帮他们早两里发现敌情,早一点做出反应,也不至于为了保护身后大军的秘密仓促接战,以血肉之躯为大军争取时间。

这些牺牲的人中,有好多人叶宰都见过,因他们同时还肩负前军给中军传信的责任。

一个个年轻、鲜活的生命啊!

就因自己没想到那个小小的望远镜,他们便永远地埋葬在异乡的土地上。

叶宰悲痛之余,也想为他们做点什么。

然而,除了用笔记下他们的功绩,他什么都做不了。

望远镜也是如此,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手边没有水晶、玻璃这些关键材料。

接下来的行军,川兵失去斥候也失去了军前的遮掩,不停被金兵游骑骚扰,100多里地竟然走了差不多三天。

最后一天,叶宰实在忍无可忍,拿出了手里的王牌——国防兵。

他命令国防兵着三层甲,走在大军最前面,发挥新枪优势,在弓箭射程外给老子集火打特么的。

可能是接近遵化城本阵,东虏的斥候更加嚣张,越来越接近川兵大队。于是在客观上与叶宰不谋而和,给了国防兵机会。

但战事与叶宰所想的完全不一样。

别看国防兵训练了三个月,手拿最新式武器,阵型俨然,却仍然是一支由农夫组成的行走队。

刚刚对阵,所有人面对数量少他们一倍的骑兵,居然腿肚子转筋,要么如石雕木偶傻站着不动,要么在有效射程外急匆匆放枪,连金兵毛都没擦中。

金兵对这种情况见多了,也知道怎么应对。

先以快马冲击,在接近有效射程时突向两翼避开,逗弄火枪手开枪,然后趁着火枪装弹的时机以弓箭杀伤。

直接冲阵他们一般不会。因为他们知道,汉人以步制骑二千年,有成熟的战术,明军哪支部队里都少不了长枪兵。

国防兵的好多人便上了这个恶当。

金兵的个人素质果真不是盖的,射术也当真是犀利,就这一晃神的时间,他们迅速下马,拿出步弓就射。

射出一支都不用看战果,接着又是下一支。

几十人竟射出了几百人的效果!

国防兵纷纷中箭倒地,得亏他们穿了三层甲,不然中箭者肯定无一生还。

也幸好白杆兵大部队就守在后面,不然这些金兵一包抄,别说三层甲了,十层甲都得挂。

听着耳边不断传来的惨叫声,幸运没挨箭的赵匡终于反应过来,强按下害怕,集合了还站着的人,壮起胆子向金兵攒射。

第一轮的效果并不好,因为大家都手抖脚抖,一个人都没打中。

金兵听到枪响,赶紧跑上马往后跑,准备集合后以马力再来一次。

赵匡总算有点名将潜力,在开过一枪后迅速镇定下来,夺过其他九队队正的兵权,拳打脚踢让众人重新站成三排,上弹!

他耳边恰时回荡起叶宰平时的教导:一支不敢白刃战的军队是没有勇气的军队,但是,能在白刃战之外消灭敌人却是一支聪明的军队。所以,我们不但要有勇气也要足够


状态提示:第42章道标的初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