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大秦:开局邀请始皇造反>第14章参观造纸厂

累死累活的跑完一圈,老赵感觉自己的腿都快断了。

他躺在地上,汗水打湿了衣衫,头发也湿漉漉的。

拿水来。

赵元擦着额头上的汗水说。

很快,有人送来一碗水,被老赵一饮而尽。

怎么样,跑了一圈下来是不是感觉身体轻快许多?

这时候的老赵已经话都说不出来,哪还能知道身体轻不轻快。

我只想静一静

老赵喘着粗气,一动也不想动。

既然这样,那明天再带你去看造纸厂吧。

赵元坐在地边,笑着说。

造纸厂

老赵听到这三个字,顿时来了兴趣。

纸,关乎重大。

秦国目前还在用竹简和帛书。

竹简呢,前面已经说过了,很不方便。

谁没事会带着两个简书出门?

而且竹简的制造耗时耗力,价格昂贵,一般人家也消费不起。

至于帛书,那更是学子眼中不可触及的宝物。

帛书,就是一层丝绸布。

只有那些达官贵族,家里超级有钱的,才会买帛书用来写字。

寻常百姓家,能用竹简,用把小刀,一笔一划把字刻上去,那就是奢侈了。

为什么秦国的阶级是固化,甚至是被垄断的?

这和书有很大的关系!

贵族阶级的知识智慧,是不会传授给外人的。

他们只会把自己家族积累几十年,上百年的智慧,通过记录的方式,留给自己的后人。

贵族子弟有了帛书和笔,他们可以用其记录更多的学识。

这样一代一代积累,底蕴可谓丰厚。

例如王贲的家族,王家,就是这般崛起的。

王贲的爷爷,跟着秦军征战四方,学到了不少行军打仗的知识。

甚至自己还领悟出一些重点,窍门。

王贲的爷爷便把自己的积累,通过帛书和竹简记录,留给王贲的老爹,王翦。

王翦得到老一辈的经验,用于实践,再拓展自己的智慧。

这样又收获一波经验,记录在竹简或帛书上留给王贲。

王贲有了父辈的经验,他初上战场,学以致用父辈的经验,就能横扫八方,再创传奇。

王家的这本书,就是绝不外传的王家兵法。

而穷人家的孩子,连竹简都买不起。

想让他们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记下来,传给后人,十分困难。

这就是知识断层。

前人的学识经验,只能通过口述的方式辈辈传承。

带我去看看你的造纸厂。

老赵鼓足全力爬起来,他感觉自己双腿发软,肚子像被一把尖刀绞杀般疼痛。

好嘞,这就带你去看看我的宝贝。

赵元伸手把老赵拉起来,带着两个人往庄园的另一个方向走去。

不远处,仍旧是一大片空地。

空地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造纸工作台。

庄主!

有人发现赵元带人走来,便上前等候差使。

见众人都已准备妥当,赵元问:现在可以造纸吗?

那人回头环顾四周的准备,点头道:可以。

嗯,那你来造纸,给他们看一看咱们造纸的流程。

赵元领着老赵老王,从头开始给他们俩介绍造纸的过程。

纸,是用树叶,树皮,还有竹子破布这些东西作为原料制造的。

赵元指着不远处的一个臭水池,里面漂浮着大小不一的竹竿。

老赵走过去,闻着水池里的臭味,他捂住鼻子靠近观察。

臭水池里,不仅有竹竿,还有许多树皮,树叶,以及破烂的衣服,渔网。

这水真臭,为何不用清水?

王贲捂着鼻子,强忍住恶臭问道。

清水不容易腐蚀竹子,用臭水里的微生物帮忙,可以更容易破坏竹子的纤维。

说完这,赵元一拍脑门。

心想他俩是秦国土著,怎么知道微生物和纤维是什么概念?

听不懂。

老赵观察着臭水池说。

听不懂就对了。

赵元笑了笑,反正,把能用的垃圾全都倒进去,让水泡烂就成。

差不多要泡一百天吧,一百天里,竹竿这些东西泡烂了,就容易打烂。

赵元说完,冲着不远处的几个男人挥挥手。

那几个男子便走过来,用渔网从臭水池里筛出许多竹竿等杂物。

接着呢,用清水把竹竿过一遍水,把竹竿洗干净,剁碎,水倒回臭水池。

随着赵元一字一句的介绍,人们也开始忙碌起来。

他们手里拿着砍刀,把树皮,还有竹竿这些东西乱砍一通。

因为被水浸泡了很久,所以竹竿很容易就被切成碎块。

切成后,再把这些东西放进铁锅中,熬煮。

一群人把竹竿碎片捡起来,扔到不远处的一个地炉中。

这是铁锅?

老王盯着地面上的一个大铁锅问。

没错,这个东西叫地锅,埋在地下的,这样方便操作。

赵元带着两人绕了一段路,来到地下通道,走至地锅下方。

铁锅在地面,地下则是烧火的通道,通道上方露出一个巨大的锅底。

下方,有人在放柴火,准备起火烧锅。

这一步是为了把树皮树叶煮烂。

赵元又把二人领回地面,吩咐人取来生石灰撒进去。

又撒石灰?

老赵好奇的问。

他记得赵元提盐的时候,也用了什么石灰。

这石灰的用处还蛮大的。

撒石灰是为了让原浆黏合,等原浆干了不会变成


状态提示:第14章参观造纸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