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仙侠修真>我成了菩提祖师>第8章道德经

第八章 道德经

这两卷经文都是由篆书写成。本来须菩提是不懂篆书的,不过在经过如来佛祖的点化后,他发现自己掌握了很多关于文字、常识的基础知识,看书自然不在话下。

这两卷经书其实他前世也见过,虽然不能背诵,却也看着眼熟,不过眼前这两本却大不相同,虽然也有许多一致的地方,但更多的是他毫无印象的内容,至于前世版本的经文中提及的一些人物,比如说须菩提自己,在这两本中却是一概没有。

“看来这是能悟出神通的‘真经’”,须菩提有所明悟,随即便沉浸到经文之中……

如来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转身走进“大雷音寺”之中。

须菩提从悟道的状态中清醒过来时,已经不知道过了多久。

醒来后只觉得既有些感悟,又说不好具体有哪些感悟,朦朦胧胧,难以捉摸,实在是有些烦闷。

不过,他很快想起了那本价值10个初始属性点的书,连忙在树冠里把它抽了出来,只见封面上是三个篆字:“道德经”。

“原来是《道德经》。不过老君说这里面记载着一些法术,估计和我前世见过的《道德经》是不同的。”

迫不及待地翻开了书,只见最前面还有目录:全书分为《道经》与《德经》,其中《道经》只有章节序号,而《德经》却还有章节名称。

大致浏览了一下,发现既有那些比较著名的法术或者神通,又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比如“三十六般变化”与“七十二般变化”,这是比较出名的;像“一百零八路扁拐杖法”“简易叶片化身术”之类的,则多少让他觉得既视感很强,就像是为某只猴子提前准备的一样。

这让他有种自己只是一个工具人的错觉。当然,也许并不是错觉。

莫非,这西行取经,并不只是自己师父的谋算,还隐藏着大佬之间的博弈不成?

知道现在多想无益,压下心中的思绪,他翻开了这本《道德经》……

果然,《道经》谈“道”,读后会产生许多感悟,但又难以立刻明悟;《德经》讲的其实是感悟“道”时所“得”之术,所谓“德”,其实就是“得”。

前后两篇,一篇感悟,提升境界;一篇讲应用,教导法术、神通的使用。

须菩提觉得,自己有了这几本书,再向师父偶尔请教,应该很快就能化形,摆脱只能“长”在地里,无法移动的窘境。

想到这里,他觉得浑身都充满了斗志。当下不再多想,认真研读起了几卷经文……

就这样,须菩提每天研读经文,偶尔听听如来讲道,不过感悟虽多,也自觉法力大涨,但不知到是不是因为自己属于洪荒异种,想要化形难度太大,他的身体始终保持着菩提树的形态,一时间也没有什么变化。

转眼间,四年时间过去了,他对化形仍然没有什么头绪。

“现在看来我化形的难度很大啊,得想想其他办法了……对了!不如研究一下‘德经’里面的变化之术,看看能不能有帮助。”须菩提眼前一亮,随即翻到了“天罡三十六变”开始的一页。

研读了两种变化法术的法门之后,须菩提终于初步搞懂了变化之术的原理:

首先要在紫府灵台中观想要变化的事物,了解得越多,变化得也就越像;

其次要根据观想的事物,对自身的魂魄进行调整,通过魂魄与肉身的关联,反向影响身体的样貌;

然后法力流转全身,这时身体会自然而然地变化成观想的样貌,分毫不差;

而两种变化方式比较起来,七十二般变化因为划分更为细致,变化的效果也更好。

当然,这变化之术也不是那么好学的,须菩提现在只是初步研究了一下,没有仔细分辨,目的是想办法尽快成功化形。

仔细思考了一番后,须菩提渐渐有了灵感:

如何变成没有生命的物体,须菩提还没搞懂,因为这册《道德经》很特殊,每当有所体悟,那一章才会有新的内容出现,目前他还没有见到这方面的内容。

不过,变成动物、植物和人的原理,他已然明了:

魂魄影响肉身时,旧的身体并不是直接“变化”成了新的身体,而是一点点“长”成了新身体的模样,从而逐步替换掉原来的身体,而新的形态需要保持这种“观想”,从而维持魂魄的变化,才能一直维持着;一旦解除观想,自身会依靠解除那一瞬间的法力逸散,使身体快速变化,不需要额外控制,便可以重新化为原形。

这样看来,其实从这变化之术出发,似乎还能衍生出一些快速疗伤的法术或神通。

他并不能确定洪荒与地球宇宙在一些根本规则是否有所不同,不过,通过大胆类比与假设,他最终还是将整个过程总结为:“观想—>魂魄形态改变—>接管蛋白质表达—>成功变化—>解除观想—>基因重新接管蛋白质表达—>恢复原形。”

整个过程简单明了。令人信服。

压下了发散的思维,重新回到化形上来,须菩提觉得所谓化形,其实就是产生一个“永久化”的观想模型,长久地储存在灵台之中。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想,其实是很有依据的:

因为灵物化形,通常还存在一个“现出原形”的状态,比如那位正趴在假山上晒太阳的“乌云仙”,现在就是龟类的“原形”状态,而这乌云仙可是大罗金仙。

正常的变化之术,要始终维持着


状态提示:第8章道德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