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先去将他请过来,问问监内的情况!”花荣点头道。
不多时,孙安领着一个四五十岁的人过来,介绍说:“哥哥这位就是莱芜监的监正李冕。”
“李监正坐吧!”花荣先请他做了,随后言道:“我早就听闻袭庆府北接泰山,境内支脉颇多,尤其是莱芜县,县内山脉富含铁矿,赵宋朝廷在此设置莱芜监,采炼钢铁,李监正可知道莱芜监的详情?”
李冕不敢也不想隐瞒,言道:“详情谈不上,对于莱芜监,小人多多少少还是知道一些的。正如寨主所说,莱芜县内多铁石,莱芜矿冶业的历史也十分悠久,有资料记载,春秋时莱芜县的铁冶已有较大规模。汉代在此设有铁官,以所产嬴铁(莱芜古称嬴)著称于世。唐朝时在这里设置了十三个铁冶,三坑十八铜冶,并且有锡出产,是全国重要的矿冶基地。”
“周世宗时设莱芜监,主管莱芜矿冶业,本朝循周朝旧例,在此设置莱芜监,管辖莱芜三坑十八冶,元丰年间,这里有冶户千余家,采冶者更是多达数千人,每年向国家缴纳二十五万多斤铁课,当时可谓是京东路最大的冶铁基地。”
“后来因为朝廷管理经营不善,导致大量冶户和采冶者逃亡,产量逐年下降,直到熙宁年间,王荆公主持变法,对矿冶业实行二八抽分制,才调动了矿主和采冶者的积极性,产量开始逐步回升。现在莱芜监每年向官府缴纳的铁课已经达到三十万斤,由于是按照产量的十分之二缴纳的,莱芜监的实际产铁量其实早已超过了元丰年间,每年产铁量估计不下一百四五十万斤。”
看花荣听的认真,接着道:“莱芜监原有三坑十八冶,自熙宁年间以来,都是有各大矿主承包经营。不久前莱芜监发现了一处新矿坑,据初步勘探,此处矿坑乃是一座富矿,蕴藏大量的铁石,并且大多位于表面,极易开采,日后若是能够开炉冶炼,每年的铁产量几乎能够达到原有三坑十八冶产量得一半。由于是新近发现的,还没有报与朝廷。”
最后李冕又道:“小人想问问梁山之后要怎么处置这些矿坑?我们这些人又是怎么安排?”
花荣早有定策,只是没想到这里新近发现了一处富矿:“李监正,这样吧,原先的矿坑还是承包给你们八家经营,一切照旧,我们梁山也只抽两成,其他生产出来的铜铁,我们按价收购,绝对不会比市价低了,只是以后莱芜监的产出就不允许私自对外出售了如何?”
“这不成问题,本来朝廷也是这般,不过那新矿,寨主打算怎么安排?”李冕又道。
“呵呵!这新坑你们就不要打主意了,就是将这处包给了你们,你们也没那么多的人手开采冶炼,还是让我们来安排吧!”花荣笑道。无论怎么山寨手里也要有一处铁矿,保持稳定。而且现在虽然生铁冶炼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不过炼钢技术却是不怎么样,就连坩埚技术也只是在西北夏国那里才有。要不然也不会让西夏剑盛行一时了。
当然了,梁山有了花荣这个挂逼,这些技术包括去硫技术等等早就兑换出来,丢给了汤隆了。现在就等他们到了莱芜这里就开始开采矿石,大量炼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