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他好我也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赘阉遗丑?
不就是说曹操祖宗是太监,老爹是太监养子,曹操是太监养孙么?
这话若是放在平时,那几乎就是对一个人的盖棺定论,再无转圜的余地。
可偏偏反驳这话的是易小天。
穿越前,他研究三国这段历史,那可不仅仅是研究三国中的人物,他们的祖上的事迹,易小天也会反复的品读,甚至,通过他们的祖辈、父辈,更有助于帮助他理解三国人物性格的形成。
比如曹操,他的父亲曹嵩,祖父曹腾,对他的影响,对他性格的行程就极为重要。
陈琳这一篇《讨贼檄文》中拿他们开刀,从他们开始骂,这倒是有点聪明反被聪明误,一拳砸到铁板上的味道。
想通这一节,易小天朗声道。
“诸位学子,陈琳的《讨贼檄文》中说曹操是赘阉遗丑,将他的祖父、他的父亲骂的狗血淋头?可你们知道?他的祖父是谁?他的父亲又是谁么?”
“曹操的祖父乃是曾经显赫一时的大宦官曹腾,虽然是宦官,可偏偏这位曹腾与宦官阴险毒辣、睚眦必报的特点迥然不同,他入宫三十余年,侍奉四位帝王,未尝有过。”
“他举荐过的名士,他举荐的能臣不下数百余人…比如,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陈留的虞放、边韶,南阳的延固、张温,弘农的张奂,颍川的堂溪、赵典等。”
“大家品品,这些个曹腾举荐的官员,哪一个没有为大汉立下汗马功劳!若是这位大宦官曹腾能称得上一个‘丑’字,那怕是整个天下没人敢称呼为‘美’了。”
一个个名字,从易小天口中传出。
且看看曹腾举荐的这些个名字。
张奂,凉州三明之一,在大汉对羌战争中立下赫赫功劳。
张温,曾经是董卓、孙坚、陶谦的老上司,讨伐叛乱,位列三公,威震天下。
虞放,清流中的清流,匡正朝堂,对抗佞臣。
……
易小天凭着他对曹腾的了解。
将曹腾如何举荐官员?举荐的是何官员?如何匡扶汉室?如何引导宦官从善一一列举…
说起来,曹操这位祖父曹腾,他的一生那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帮助太子刘志争夺皇位,推举能人,匡正吏治,让整个大汉逆流而上,愣是在最后的几十年里出现了短暂的繁荣。
因为曹腾宦官身份的缘故,这些故事没有人去讲,可不代表士子们不知道。
可以说,当世但凡是延绵数十年的大氏族,或多或少都受到过曹腾的恩惠。
故而,易小天这话一脱口,无数士子纷纷点头,他们表示认同。
且不说别的,在曹腾时期就很少出现党锢之祸,党人和官宦似乎相敬如宾,相安无事;再说了,那时候的大汉何等的繁荣?又哪里会有如今这番军阀混战的局面?
单凭这两点,曹腾就显得弥足珍贵。
说完了曹操的祖父曹腾,易小天紧接着又提到了曹操的父亲曹嵩。
曹嵩的风评也是极佳,他先后担任大鸿胪、大司农这样的九卿之位。
虽然他不是一个清廉的人,甚至还花了一个亿的“小目标”购买了三公之一的太尉。
可他在党锢之祸中对党人的保护,在对羌战争的谏言谏策上,可谓均做到了极致…
便是为此,哪怕曹嵩早已归隐,朝廷中不少官员依旧对他感恩戴德。
这就是曹操的父辈与祖辈…
易小天洋洋洒洒讲了一大堆,关键是论证充分,言之凿凿,让一众学子听得是深信不疑。
连带着,所有人对这《讨贼檄文》的真实性,一下子就打了折扣!
曹腾、曹嵩?他们这样高尚品德之辈,都被陈琳口诛笔伐,那…接下来对曹操的抨击,不更是子虚乌有么?
一下子,整个舆论似乎一下子就翻转了回来。
听到这儿。
曹操心头是无比惊讶,他感觉自己的眼眶有些酸,他抬起头望向易小天,脸上更添得几分感动,自从好兄弟鲍信死后,很少有人给曹操带来这样的感动了。
自己的祖父,自己的父亲是什么样的人?曹操最是清楚不过。
可被误解了许多年,他从未解释过,因为这种解释从他自己的口中说出,显得是那样的绵软无力。
可偏偏…易兄洋洋洒洒的一番话,将曹操的家世,将曹操祖父的功绩娓娓道出。
看着一众士子若有所思的点头,看着大家伙儿对他曹操身世由诋毁到倾羡,曹操眼眶中竟然隐隐有泪珠打着滚儿。
“易兄,你可是第一个帮祖父,帮父亲说话的人哪。”曹操默然…
贾诩注意到了曹操表情的变化,他的面颊上不露声色,可心头却是惊骇不已。
易掌柜的一番话竟然能把曹司空说的几欲泪目,怪不得,曹司空将他视为挚友呢!
想到这里,贾诩心头一阵唏嘘,对易小天的佩服又添上了几分。
……
……
整个水榭书斋的附近顿时间安静了下来。
大家伙儿均在细细的回味…
所谓“三人成虎”,若非今日听易先生的开坛授课,险些就要被这《讨贼檄文》引入歧途了。
呼…谎言,河北袁绍黔驴技穷,只能用谎言来对付曹操了么?
见大家伙儿一副思索的样子,易小天继续开口,他要趁热打铁,把这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讨贼檄文给抨击到体无完肤。
“诸位,咱们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