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明朝小公爷>第96章高拱的试探

关于高拱入内阁一事,徐邦宁与高务观并未过多议论。

一方面是因为高务观此来,并不是要与徐邦宁商议此事。

另外一方面,徐邦宁也知道,高拱入内阁那是明年二月份的事,现在还早着呢。

所以关于这件事,两人随便聊了两句后便没了下文。

不过徐邦宁却是有些后悔,因为刚才的话无异提醒了高务观。

但话已出口,想要收回自是不能,眼看高务观无心再谈此事,当即顺着他的意思换了个话题。

秋闱就在眼前,徐兄准备得如何了?

高务观此来,自然有他的目的。

可徐邦宁却没料到,他今天来,居然是跟自己谈论秋闱之事。

不过他转念一想,又觉得释然,毕竟高拱现在是礼部尚书,科举之事本就在高拱的职责范围之内。

事在人为吧,我也不敢保证什么。

徐邦宁对此显得很没底气,因为他真的没底气。

他可以轻而易举的搞定刘侍郎,可是来到这京城参加科举,情况完全不一样。

最为关键的是,高拱与徐邦瑞相交,他徐邦宁就算有千般才学,万般文韬,若高拱故意为难,只怕他也考不了什么好名次。

那日他去高府故意试探高拱,其实就是为了秋闱。

他徐邦宁并非万能,即便他知道大明王朝上下近三百年的历史,可当他置身其中,他也只是一叶扁舟,在这波涛汹涌的权力斗争中只能自保。

若要追求更高的成就,那就必须付出更为沉重的代价。

然而此时此刻,徐邦宁似乎没什么可以付出的,高拱既与徐邦瑞相交,那秋闱之事定然异常艰难,这是在他预料之中的。

所以他自然没什么底气。

然而高务观接下来的一句话,却是让徐邦宁颇有些惊诧。

徐兄啊

实话与你说了吧,只要徐兄此次过得了陛下那一关,那进士前三甲,必定有徐兄的名字!

进士前三甲是什么?

状元,榜眼,探花。

徐邦宁闻声先是一怔,而后立刻反应了过来。

他还奇怪高务观为何会来拜访自己,原来竟是来代高拱向自己示好的。

敢情高大人想通了?

徐邦宁那日在高府,曾与高拱说过,擦亮眼睛做人,切莫被人蒙蔽了。

而今看来,高拱当是把眼睛擦得雪亮,开始知道真正要帮助的人是谁。

徐兄果然快人快语,毫不留情啊.

是,那日家父听了徐兄之言,辗转反侧,几日不曾得眠。

所以这才让在下前来向徐兄疏通疏通,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要好得多不是?

高务观的模样像极了电影里那些奸猾小人的面孔,不过他与那些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说这话的时候,眼睛里闪过一丝无奈。

让我来猜猜。

高大人会不会是因为听了裕王说了什么?所以这才转头支持我的?

徐邦宁云淡风轻的看着他问到。

闻声,高务观对着徐邦宁竖起了大拇指。

那便是了。

高大人乃裕王府亲信,裕王殿下的话,高大人岂敢不听?

不过高兄想过没有,如果此事让陛下知道,那又会如何?

徐邦宁面色一改,煞有介事的道。

他知道,高拱向自己示好,一半是因为嘉靖支持自己的原因,另外一半则是因为裕王的原因。

裕王自然是不可能与嘉靖作对的,他见得嘉靖如此看重自己,自然也想着要如何帮助自己。

而高拱与徐邦瑞结党之事,只怕也不是什么秘密,嘉靖知道,裕王也知道。

所以裕王这才让高拱转头来支持自己。

可这还没完。

裕王好心好意,他徐邦宁按道理应该领情。

可是现如今,他却不能领情。

因为这件事本就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

徐兄何意?

高务观显然也不明白徐邦宁的意思。

裕王殿下让令尊帮助在下,实在是一番好意,在下心领。

但高兄请细想,当初陛下领着在下一道前往裕王府,摆明了是让满朝的文武大臣都知道,他老人家是支持我嗣爵的。

那时候令尊未曾前来向在下示好,而今却因为裕王殿下的一番话则改变了主意。

你觉得陛下知道了,他会怎么想?

他是会觉得高大人弃暗投明,乃识时务者呢?还是会觉得高大人这是在提前效忠新君,将他现在这个皇帝视而不见呢?

嘉靖膝下的确只有裕王一子尚在,所以日后的皇位,多半也是他的。

可这并不代表朝廷里的那些大臣就可以向裕王效忠,以至于将他现在这个皇帝的命令弃之不顾。

太子势大威胁皇位,皇帝一怒之下杀子保权的事,在历史上比比皆是。

自古以来太子虽是国之储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太子也要承受来自各方面的猜疑,最为关键的便是自己的亲爹的猜疑。

只有少数太子能够幸免,比如本朝的太祖朱元璋,以及他的太子,朱标。

可这也仅仅是个例。

大部分太子在没有登基以前,基本上都是提心吊胆的过日子。

正如现在的裕王一样,即便是景王薨逝,他的地位越发的明显,可是他却依然不敢放下心来。

而今高拱在嘉靖向所有人宣布支持徐邦宁之际没有倒戈,反倒是听了裕王的一番话便转头支持徐邦宁,那他到底是嘉靖的礼部尚书,还是裕王府的私臣?

高务观闻声,


状态提示:第96章高拱的试探--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