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三国人雄>第25章成果

蔡邕含笑点头道:“贤侄所写《千字文》堪称经典,不知用之字可曾有名?”

邓艽:“小侄命名为“正楷”不知可妥。”

蔡邕:“甚好,贤侄的书法造诣,也称得上一绝。小小年纪便如了得,然明公教徒有方啊!”

此时盖勋言道:“此子不止如此啊。”

其它几人闻言:“哦!还有何奇特之处啊!”

盖勋:“此子诗才也是不错的”

说完便拿出邓艽,拜师时送给张奂的诗供几人观赏。

看完有几人欣赏,也有几人不信。邓艽小小年纪能做出,如此有阅历的诗词来。

只见杨阜开口说:“不知小友今日,能否作诗一首。让吾等一开眼界啊!”

杨阜一说完就几人附和道“是啊”“是啊”

这时张奂见此,心里已知,这是不相信自己徒弟的文才啊!

便开口:“艽儿,那你便作诗二首”

邓艽:“遵师命”

邓艽便将王翰的“凉州词”抄出,本来就是抄袭别人,这里就只说抄出不写作出了哈!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蔡邕:“古来征战几人回,哎!真是绝了。小小年纪在这凉州羌乱之地长大,可以说也是见惯生死。能做出此等诗词不足为奇,果然文采斐然”!

得到蔡大家的夸奖称赞,那些怀疑的人,见邓艽当场赋诗也不再怀疑。唯有一人杨阜,还想刁难一翻。

杨阜:“不知小友可否,以今日节气为题再赋诗一首。”

听见这话邓艽就想笑,中秋节的诗,后世谁不会,吟两句明月几时有?杨阜话刚说完,便引得几人不满。这样咄咄逼人,毫无君子风范。

几人刚要指责杨阜就听邓艽开口吟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邓艽一首“水调歌头”吟完,满皆惊一时间大庭内鸦雀无声。过去几息时间,才齐齐一声“彩好彩”。汉朝叫好声都喝彩击掌,跟现在鼓掌叫好一样。

现在就连杨阜,也不得不佩服邓艽了。过几年,建安七子的曹子建,七步成诗而邓艽三步没到就成词了。

蔡邕:“只有仙神之流,才能做出此等仙气飘渺的诗词来。”

阎忠也夸赞道:“是啊!今日能有幸听闻此诗平生足己。”

其余之人也纷纷夸赞,邓艽也一一道谢,表现的彬彬有礼。

师傅张奂听人夸奖自己的弟子,心里也是高兴。此时张芝对着众道:“诸君不知,吾这师弟,可不仅仅是有才学。还仁义无双,”

蔡邕不在凉州不知,便问:“哦!还有何善举?”

张芝:“诸君了姑藏几日,可曾看见街上有乞丐?”

众人回想还真没看见,纷纷摇头。

张芝也拿出几件衣服在场众人一人一件:“此物就是师弟,为家父所做。说来他惭愧,此事本应为人子。为家父准备,无奈让师弟专美于前了。”

张昶:“此物可不仅仅是,为家父一人所做。此物叫棉袄,是白叠子所做。师弟本意是,让天下百姓冬有衣着夏有粮。此物栽种简单易活,种好了百姓自己都可做棉衣。此衣最是保暖,诸君可一试。”

这里是凉州,八月天气夜里已经很冻了。众人闻言,就拿起衣物开始穿上了。众人穿上棉衣就能,感受到的确保暖。

这时张芝便说起邓艽的生世,邓艽从四岁被父母遗弃。行乞到拜师张奂,皆一人努力到现在家资丰厚。与白马羌烧当羌人互通有无,自邓艽与这几个,羌人部落交易以来,这几个羌人部落从未反叛过。

众人畅谈至深夜才慢慢散去,次日众人告别带着,棉衣与邓艽手写的诗词千字文回家。

众人全走了,唯独留下了蔡邕。邓艽父母不知在何方,终身大事只有师傅张奂能做主。留下蔡邕就是张奂,想给邓艽找个有家势的姻亲。

张奂:“不知伯喈,觉得吾徒如何?”

蔡邕闻弦歌而知雅意:“百年难出之奇才”

张奂:“那吾,为吾徒,求取伯喈之女何如?”

蔡邕想了想,邓艽人品与才学皆是上上之选。家势不在蔡邕,考虑之中只要不挨饿就行。随既便同意了张奂之言:“能得如此佳婿,足己”

张奂也高兴道:“也是吾膝下无女,不然还真不舍此子。当然吾徒能取,伯喈之女也是他的造化!”

蔡邕也道:“全赖然明公教徒有方啊!”

两人谈笑间定了邓艽的婚事,交换根粘定下,等蔡琰及笄二人便完婚。古代女子十六及笄,男子二十而冠。现在蔡琰虚岁七岁,还有十年,如今是熹平二年(173)也就是邓艽结婚在光和六年。

邓艽当日便知晓此事,心中想有个老师就是好,这种事都不用自己操心。还是有名的才女,想到这邓艽开始yy起来。才女上床前是不是要先吟诗一首,或者唱首歌不然不让上床啊!

定好亲事蔡邕就回洛阳了,邓艽又回到习文练武的日子。

熹平三年,秋,又是一年收获季节。邓艽巡查四县,羌人由“逐水草而居”,到“依城居之,烧砖建房”,即由迁徙游牧业过渡到定居农业,邓艽见到这二年羌人的变化。从春


状态提示:第25章成果--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