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渐亮,已有鱼肚白显露天际,而夜幕中的星星窸窸窣窣,光芒正隐去,如水只的月光,渐渐逝去,取而代之的是渐明的天穹。
过了没多久,天边便生出一朵朵红霞,在地平线上露出边角!
太阳就藏在红霞之下,而阳光,正在黑暗中酝酿,等待出现的时候。
树冠之上的白衡缓缓起身,他从濮阳城出来,时至今日,已过了三天之久。
而他也离临川城越来越近。
他自树冠中起身,抹去头发衣服上的绿叶,在蓬松的树叶中钻出头来了,睡意惺忪地看着头顶的天穹。
昼夜轮转的瞬间,便是阴阳转化的时刻。
夜晚,阴气盖过阳气,所以阴气为生的鬼怪在夜晚出行,修炼。
而白昼,阳气盖过阴气,人更精神,而鬼怪避退。
尤其是在太阳出现之时,一瞬间阳气最盛,所以一般太阳跃出天边之前,鬼怪就会寻一处阴气重的地方躲藏,待阳气恢复正常之后,才会出来。
世间并无那么多鬼怪。
但东郡有!
白衡这一路走来,官道或是林间小路都有鬼魂停留。
噬血虫过境,让这些人含恨而死,化为亡魂停滞人间。
酆都的阴差很忙。
几乎时刻不停地接引亡魂。
好在,这种山林之中,噬血虫数量极少,白衡这一路走来,倒也没有引来多少祸端。
也不知道书信是否到了咸阳?
白衡正准备自树中离开。
突然,一道亮眼的紫色光芒,随着那从地平线跃起的太阳一同出现在世间,并且快速填满了白衡的眼睛,而后从头顶掠过,不知飞向何处!
“紫气东来?”白衡呢喃,脑海中回荡着这一句来。
紫气东来这一词最早出现在秦地的神话之中。
相传在老子过函谷关之前,关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便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
而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之后,便从历史上消失了。
只留下一部《道德经》。
西汉时期著成的神仙列传《列仙传》中,就有关于这一段故事的记载:“后周德衰,乃乘青牛车去。入大秦,过西关。关令尹喜待而迎之,知真人也。乃强使著书,作《道德经》上下二卷。”
若事为真,那还得感谢喜,不然后世只怕就没有《道德经》流传下来了。
自那以后,紫气东来,就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
圣人出,祥瑞,以及真人隐遁,或是神仙成道。
总而言之,各家说法不一。
但紫气东来是祥瑞之兆,却是板上钉钉,公认的事实。
尤其是出现在东郡这么一个特殊的地方。
始皇帝与他的道法传承就来自于这里,白衡从后世来到秦应该也是在东郡,大洪水出现在东郡,虫潮也发生在东郡。
这个地方,有一种难以言明的特殊意义。
或许,会被人当成奇观之象上报给始皇帝,以悦帝心。
毕竟,一个帝王,在任期之中能出现祥瑞之兆,也可以解释为是上苍对于帝王的认可。
不过始皇帝是一般的帝王吗?
白衡收回目光,但实际上,他能看见的,也只是紫气的尾巴。
看起来,更像是彗星划过天空一样。
白衡落在地上,打了一个哈气。
然后手掐印,唤来了一朵雨云,而后就有一场小雨淅淅沥沥地落下来,将白衡从上到下的浸湿。
洗净身上的污垢洗净以后,白衡又施展了另一道法术,于是,肉眼可见的水蒸气化作一缕缕白烟自身外飘荡,渐渐与天地融合。
简单的洗漱之后,白衡觉得神清气爽。
于是,再度赶路。
临川城,就在不远的地方。
据白衡估计,再走今天,就能到达。
越是靠近临川城,白衡心中越是不安。
周遭的景象,好似在不断地和记忆中的景象融合。
让他有一种时间倒流的恍惚之感。
临川?
还是沙丘?
白衡已然分不清地名到底是什么,但心中的悸动不属于他,属于原身。
近乡情怯之感?
白衡分不清这是何种感觉。
但当他从林间小路走向大道时,就已慢慢出现了噬血虫的影子。
甚至,还有一些飞禽在高空飞行。
那距离,噬血虫无法飞越,于是,这些飞禽也就得以幸存下来。
而这些幸存下来的飞禽也有了变化。
白衡时不时就看到有一两只飞鸟向下俯冲,长长的鸟喙将噬血虫叼走。
速度快得噬血虫也跟不上。
白衡暗中记下了这些鸟的样子。
他正行走于大道之上,眼前已出现临川城城郭。
城墙虚幻的像是一道影子一样。
被白雪覆盖的城池,没了生机,看起来死气沉沉的模样。
天将晚,暮色沉沉,太阳西坠,这本是家家户户燃起炊烟的好时机。
若是城中有人,那于城外,白衡就能见到一城的烟火气息。
这烟火气息有时觉得很喧闹,但不见时,又觉得缺少了些韵味。
白衡向前行走。
脚下积雪不算深,埋到脚踝之处。
头顶也无噬血虫,不知是何原因。
白衡回头,噬血虫在距离他几百步之外的地境徘徊,无法前进,像是临川城内有恐怖之事一般。
而白衡心中有感,取出袖中的斧头。
那斧头灵性内敛,隐隐颤抖,好似遭遇了某种恐怖。
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