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青春校园>雇我吧崇祯>第172章、程文举的野望

整整十天,各营、各连,无论新兵、老兵,终于在孟远的亲自参与、集训和督导之下,以这个时代普遍采用的排队枪毙战法,完成了三个轮次的全员战斗队列射击演训。

但是,这种面对面直线式排队射击战法,仅仅只是整个真实战场状态下无数可能出现的状况其中的一种而已。

所以,紧接着,孟远又将这种队列时排队射击战法,相继划分出了多种样态,并以此制定出最基本和最常态化的战斗模型,最后定型为——

攻击模式。

追击模式。

撤退模式。

围剿模式。

攻城模式。

甚至,特战模式。

这其中,所有的战斗模式,又以攻击模式中三种基本战法为模型根据战场态势、地形地貌等进行多种组合和演变。

即:

阵列式直面轮射,也就是最常态的排队枪毙战法。

环岛式树状轮射,适用于追击、坚守和围剿等模式下的任何战场态势。

波浪式梯次轮射,专用于撤退和攻城模式下的攻防战。

而且,自从引入了这种随着各种实战态势下的多种让人耳目一新的战法之后,参训士兵的热情也猛然间高涨起来,训练状态和效果,也日渐提高。

就在热火朝天的军事训练中,跟着士兵同吃同睡,一起摸爬滚打的孟远,也不断收到了来自其他方面的好消息:

战俘营,从向阳城攻防战之后到现在,终于成功转化出改造好的战俘两百八十七人,与过去近千人的战俘营总数转化成功率整整提高了近三十个百分点。

而且非常可喜的是,这里面还包括最为死硬的关宁铁骑,多达三十六人,其中竟然还有一个百户长姜白山,一个副千户梅金林。

屯垦营那边传来的喜讯,则更让孟远欣喜若狂——

在多达六七百人不分昼夜的垦荒之下,围绕在向阳城方圆十里之外的所有小平原地带,目前都已被全部平整开垦出来,并且已经将当季的农作物全部都按照孟远给出的《农作物栽培与养护手册》《立体化养殖第一期培训科目(绝密)》,以及《大棚跨季农作物以及瓜果蔬菜培植技术(绝密)》等科学大纲,给试种了出来。

原本作为士子阶层的程文举,基本上是四肢不勤五谷不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大老爷,现在成了整天给六七百个泥腿子混在一起的农夫头子,心里那个别扭和羞愤自然可想而知,若不是他心里还有那个隐藏下来伺机而动逃出生天的执念,怕是他自己早就撂挑子回战俘营吃糠咽菜去了。

但没想到的是,抱着混吃等死做做样子的程文举,干着干着,忽然就被孟远给他的这三份手册给惊着了。

一般人看了这些东西,最多也就吃惊于字面上说传导出来的巨大信息,但程文举是什么人?

他不仅仅是一个学富五车并在不同阵营都会被各方大佬关注和争抢的头号幕僚,就他自己本身,除了专注于政治、军事领域之外,在农事方面他也不是一个白丁。

就像张良、诸葛亮、刘伯温等历史上所有足以安邦定国的文人一样,你让他下地干活肯定不行,但你若是说他不懂农事,那肯定是胡说八道。

因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他们这群人最起码的成色。

什么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呢,当然是包括了天下所有事关江山社稷的方方面面啊!

所以,普通文人看到孟远的这三份绝密文案,会吃惊,赞叹甚至额手称庆。

但拿在程文举这种层级文人士子的手里,那简直等同于后世的一枚核-弹,一旦做出来,会不会就此改变世界都很难说。

要知道,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如果不是问题后,那天下大事,基本上就解决了一大半!

在彻夜通读了几天几夜之后,程文举忽然下了一个决心,自己一定要像从前拜师那样,再次沉下心来当一个虚心学生,无论如何也要将手中字面上的农作物,全都在自己手中将它们全部试种出来!

他不相信,这个世界上,会有亩产超过百石、甚至几百石粮食的农作物。

更不相信,书上说的那种大棚,可以种出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新鲜瓜果蔬菜,即使在雪花纷飞的大冬天,想吃火红夏日才有的西瓜,也是信手拈来的事情。

这一刻,他甚至一度忘记了自己的初衷,整个人完全沉浸到了自己这一份从未有过的崭新工作中。

当全部土地,在他手中都变成了整齐划一、星罗棋布的田亩、垄沟,程文举甚至还变得比孟远还要着急,不仅没有了从前那种的怠工样儿,而且主动三天两头的去找孟远,催促着他赶紧拨付种子,安排全面试种。

对于程文举这个莫名其妙的转变,孟远自然也是乐见其成。

只是由于现在的军训乃是他心头一等一的大事,即便是事关“民以食为天”这样的大事,也只能在当下往后一拖再拖了。

好在这一天,当战俘营成功转化过来的287人,在经过范傻根、李记等老兵吃小灶般的一轮基本训练后,也顺利根据其各人特长划拨到了各连,三个轮次的全员全装集训,总算可以告一段落,孟远这才稍稍松口气,可以再去想别的事情了。

现在,单从军事层面上,不说他已经兵强马壮,但一支可用并且可以一用的真正武装,在他手中已经成形。

人数不多,现在算上野战连队、辅助连队在内的所有营连,总兵力已达667人,


状态提示:第172章、程文举的野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