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北朝求生实录>第626章 基操勿6

邺城里大官僚们都在哀嚎,这声音自然也传到高伯逸耳郑不过他基本上就当做没听见一样,反正他又不靠那几个钱过生活,想不用“结党”。

这,福伯将地窖里储存的冰凿了一点,放入刚刚酿好的米酒当中,又加零煮熟聊糯米丸子,督书房里给高伯逸消暑。

“阿郎,最近家门前经常有些朝廷的吏在四处闲逛,似乎是打算堵阿郎啊。”

福伯忧心忡忡的问道。

高伯逸喝了一口冰镇米酒,伸了个懒腰道:“是杨愔跟你的吧,行,我今晚去他那里吃饭。顺便聊一聊那些事情。”

高伯逸口中的“那些事情”,就是朝廷官员不善于经营“公廨钱”的事。这事果然跟他当初预料的一样,没有谁能从大坑里爬出来。

经商啊,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呢!更何况,朝廷官员本身就有繁重的公务,他们哪里有精力一边学商贾那样赚钱,一边还做好本职工作呢?

你看人家商贾赚钱容易,不想想人家经营那些商路和渠道,都花了多少心思?商场如战场,虽然没有硝烟,但残酷性一点都不亚于战场搏杀的。

那些平日里前簇后拥,养尊处优的官老爷们,在身经百战的商贾面前就是嫩嫩的鸡!这些人不掉坑里面,怎么能显示出他高某饶本事呢?

福伯是杨愔的人,高伯逸一直都知道,只是不处理有不处理的好处,很多事情是讲默契的,明白就没意思了。

等到了晚上的时候,高伯逸带着杨素,驾着犊车朝杨愔府上而去。

……

晋阳,又被称为龙城。

位置大概在今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的古城营村、东城角村、南城角村、南北瓦窑村、罗城村以及附近区域一带。

晋阳最早出现在史书中的年代是公元前497年,先后作为赵国都城、秦太原郡治、汉初代国都、汉并州治、曹魏并州治、西晋太原国都、前秦都城、北魏并州治、北魏末期实际行政中心、东魏下都和实际行政中心、北齐别都和实际行政中心、隋太原郡治、唐初并州治、武周北都、唐北都、唐北京、前晋都城、后唐西京和北京、后晋北京、后汉北京、北汉都城。

后被北宋摧毁,并将治所转移到附近的阳曲,即今的太原剩

高伯逸的“公廨钱”之策,在邺城成为了官员们的催命符,人人都在为怎么赚公廨钱而焦头烂额。

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当朝廷的“公廨钱”政令下达到了晋阳之后,这里的大官员还有并省行台的鲜卑勋贵们,立刻就找到了这项命令的致命“漏洞”!

并且弹冠相庆!欢呼雀跃!

高皇帝远,谁公廨钱不能放高利贷的?高伯逸留了一手,在策论里面,先是试点,细则慢慢再补充。

所以邺城不能用公廨钱放高利贷的条款,是杨愔后来加进去的,仅仅在邺城地区实施。

只不过,他的命令,是下达不到晋阳那边的。晋阳有自己的行政机构(简称并省行台),这是北齐独有的“两都制”,晋阳和邺城的经济军事均可以独立运转。

而那边负责政务的人,是唐邕。

也许他也能看到公廨钱放高利贷的坏处,但他无力去阻止已经眼睛赤红的鲜卑勋贵们搞事情!

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公廨钱的数量,就已经翻了一倍!都是晋阳的官员们“赚来”的。这和邺城官员大半都将公廨钱亏损的局面截然不同。

至于要怎么赚钱呢?那还不简单,赚钱不过是低买高卖呗,这有何稀奇的?有权力在手,你还怕低买高卖出问题?

某个官员到大商贾家做客,然后闲聊一下,暗示自己要买什么东西,希望价格能稍微“友好”一点。然后去另外一家,暗示自己要卖什么,希望价格能够稍微“厚道”一点。

这一来二去,钱不就来了么?你不同意的话,那以后给你穿鞋穿到死。

很多人会觉得奇怪,那些大商贾也是有背景的人,难道会接受某些官的盘剥?

呵呵,这跟蛇吃鱼,大蛇吃大鱼的道理是一样的。

那些层次比较低的官,自然不会去大鳄家触霉头,他们会把目光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在自己的辖区内作威作福。

打着为朝廷赚取公廨钱的名义,美其名曰:公平交易!童叟无欺!

这是朝廷的既定政策,普通人不敢反抗,哪怕明明知道买卖会吃亏,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反正晋阳又没有京查制度。那些当官的才不管呢,先把钱弄到手再。

有充分的激励机制,赚得多都是自己的!要是没有朝廷的公廨钱制度,平日里还真不太方便这么明目张胆的捞钱。

而且,做买卖的话还算好,吃亏就亏一点,但鲜卑勋贵们想出更骚的骚操作,就让种田的鲜卑军户有点受不了了。

由于朝廷下达的文件里面,只是规定了各个衙门公廨田的数量和种类,并没有具体划分位置,也没有超过了公廨田的占有数量会有什么惩罚。

这无疑是给某些有枪杆子的人以极大的便利!

比如某鲜卑勋贵家的下人,跑到人家村里,指着最好的农田道:“这里以后是公廨田,被政府征用和置换了,以后你们的田就在那座山的背面。

什么?那是荒地?不要在意那些细节,荒地开垦一下不就是良田了么?这样吧,我多给你划几亩荒地,这样你就不吃亏了,怎么样?


状态提示:第626章 基操勿6--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