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北朝求生实录>第262章 铁锁横江

采石矶附近的古渡镇,有个穿梁军筒袖铠的将军混在一群青色军服的北齐镇军里,来回巡视,看起来格外扎眼。

他叫任约,只是一个四姓家奴!却有着四姓家奴所没有的传奇人生。

任约先是在西魏军中任职,后来西魏军跟侯景交战,此人居然投靠帘时前途未卜的侯景,也真是咄咄怪事。

接着他跟随侯景投降萧衍的南梁,是高伯逸义父宋子仙麾下的一员大将。

不久又跟随侯景反梁,成为了“侯景之乱”的帮凶,从宋子仙麾下独立出来单干,是侯景的主要打手之一。

然而侯景死后又投靠了萧衍的儿子萧绎,萧绎死后他又投奔了北齐。

他跟投靠北齐的徐嗣徽合兵一处,奇袭建康,结果被陈霸先捶了个头破血流。

不过这厮并不气馁,他很快重整旗鼓,仗着熟悉江南的水文地理,孤身投靠了段韶,成为段韶淮南幕府中的一员参将!帮忙出谋划策。

至于北齐朝廷给他封的xx刺史,那些地方都还在陈霸先手里,一兵一卒都没有顶个球用。

这次水战胜利,就是因为段韶听从任约的兵力排布。当然,前期失利跟后期逆转,那都是风向的关系,跟任约无关。

如果没有这一位在背后出谋划策,哪怕有后来的风向转变,段韶也很难用水军打败陈霸先。

毕竟段韶的威风都是在北方的平原,骑马打仗是一把好手,真论水战,他还差得远。

“情况怎么样?”

穿着一副旧明光铠的段韶,在众偏将牙将的簇拥下来到古渡镇的主干道上,跟任约迎面对上。

“回禀大都督,簇的梁军已经溃散,往东北走五六十里,就是建康城了。”

任约一板一眼的道。

他身材中等,面相并不奸诈,一张厚嘴唇的国字脸倒是显得有些忠厚老实。

“你觉得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段韶沉声问道。

“回大都督,派人守住姑溪河口,阻止陈霸先的水军进长江。

然后再利用战船,在采石矶江面上构建浮桥,各战船之间用铁锁相连。

北岸的粮秣和马匹,直接通过浮桥送到南岸!”

段韶微微点头,这就是之前他们在合州就商量好的办法,只是没想到陈霸先的水军会败。看来偷袭可以打成强攻了。

“那架设浮桥的任务就由你来办吧。所有战船,随你调配,出了问题为你是问!”

段韶带着人走了,大队兵马朝着东北方向的建康而去,只留下一万人给任约,负责架设浮桥,并守住浮桥。

而昨夜吃了败仗的王敬宝,则是将残兵收拢,准备护送粮草过江,并在北岸建立桥头堡。

……

段韶大军渡过长江,兵锋向东北的建康而去,但他们走了没几步,就遇到一个无法漠视的地方,姑孰城(今当涂城关镇)!

梁军大将周文育,早已水路从三吴地区返回,以姑孰城为据点,在附近(今马鞍山市周边)布置了一条防线。

姑孰城挨着姑溪河,另外三面都挖掘了护城河(到今都还在)。由于引入的是活水,城池又是多年经营,不仅水深,而且城内并不缺粮。

虽然放过这里也能直接攻击建康,但结局估计就会像柳达摩那样,顾此失彼,后路被抄,粮道被阻塞。

与此同时,陈霸先进入石臼湖后,将大楼船安置在石臼湖的岸边(春季湖水岸边才两米深不到),自己则是带着剩下的兵卒,一路步行北上,赶到了江宁,并亲自在江宁布防。

并分兵让侯安都回去守台城,然后派人从镇江调徐度到秦淮河一线屯兵,准备与段韶决战。

一之后,段韶已经成功将数万大军运送到南岸,并且通过战船铁锁横江,形成了一条稳定的粮道。

入夜,他亲自指挥,命令麾下邺城“城兵”勇士军攻打卡在喉咙的姑孰城,梁军和周文育顿时感觉压力山大,伤亡直线上升。

北齐军一共攻击了三波,每次都是在船的掩护下进入护城河然后再用船上的冲车来撞城,由于周文育准备充分,并且还使用了一种名为“黑油”(即石油)的可燃物,段韶在付出了巨大伤亡后,依旧没有攻下姑孰城(因为尚未填平护城河)。

第二,讲求兵贵神速的段韶,分兵一万,将姑孰城团团围住。自己则是带着三千兔头军主力,还有五万北齐镇军,继续朝着建康进军。

前进不到十里地,段韶军主力又遇到了梁军主将沈恪率领的精锐步军。对方在长山一带布防,段韶麾下的兔头军,根本没办法使用骑马装具。

而且这里山路崎岖,道路狭窄,段韶麾下数万兵力根本就施展不开。

鏖战了一日后,沈恪带着剩下的步军退守几里以外的采石河,跟段韶隔着采石河对峙。

有些回过味来的段韶,已然明白,速胜不太可能,陈霸先还保留有足够的反抗实力,并且事先就有布置。

如果要赢的话,只能步步为营,先一步切断建康与南面三吴地区(苏杭)的联系与补给,然后再逐步绞杀陈霸先的精锐,最后再攻占台城!

否则就会像现在这样,被一步步牵着鼻子走。

因为他发现沈恪现在屯兵的地方,就是一个依靠采石河而建的城,长约一里,宽还不足一里,城池高不过一丈。但四面环水,用船行走来去自如。

发达的水系,使这里打仗的游戏规则也不一样。再跟下去,估计会在前面的群山中发现吴明彻和他麾下


状态提示:第262章 铁锁横江--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