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看来就只需要好好跟陈逸说一下就可以了,并不需要换一个研究员,让陈逸走人。说实话陈逸这个人李山还是十分喜欢的,李山觉得陈逸像极了从前的自己,而且比自己当年更善于思考、更善于总结。

这要是真的让陈逸卷铺盖走人,再换一个研究员,李山还是有些舍不得的。

李山想到这松了一口气后,便语重心长地继续给陈逸上起了有关价值投资和技术分析的投资课~李山道:“这个技术分析是有问题的,虽然现在没有人能证明这是绝对错误的,但是我们可以从逻辑上进行分析论证。逸,你知道这些所谓的技术分析都是怎么来的吗?”

陈逸道:“知道一些。简单来说就是早起有一群人他们将股价的走势、变化用数据统计的方式总结了出来,然后用总结的结果去预测、去判断之后的股价走势情况。”

李山点了点头道:“对,就是这样的。现在我来告诉你为什么我说技术分析是有问题的。”

陈逸点了点头,仔细的听着李山的每一句话。

李山道:“你刚刚也说了,这个技术分析是一群人将股价的走势、变化用数据统计的方式总结了出来,然后用总结的结果去预测、去判断之后的股价走势情况。那么他们根据一段时间的股价情况去作为样本进行技术指标的研发,那么研发出来的技术指标一定是符合他们选择的这段时期的,但是却不一定符合未来的时期,因为未来时期和他们选择的这段时间的情况不一定相同。

就比如所宏观经济情况可能发生了改变,国家可能出台了什么新的政策,又或者市场参与者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原来可能参与的主要是普通散户,现在可能参与的主要是专业性比较强的专业机构投资者,二者的知识、能力、理性成都、资金量都不一样,这样就会导致两个时间区间本身就不不一样,那再用一样的指标套用你觉得合理吗?

就好像两道题,一道数学题,一道英语题。用解答数学题的方法解答英语题你觉得能好用吗?什么事情都有成立的前提条件,只不过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前提条件因为生活习惯或者种种原因会被大家忽略,但是即使被忽略也不能否认这些条件依旧存在的客观现实,考虑问题的时候也应该把这些通常情况下被我们忽略的条件考虑进去。

就好像我们说一个人百米的速度通常在多少到多少范围内,但这是在地球引力的的情况下,如果要是在月球就绝对不是这个数据了,这些说出来大家都知道,但是当你只说人的百米速度的时候大家都会默认你说的是在地球上。但是如果这时候来了一个外星人他不知道这个前提条件,听到结果会怎么想呢?

技术分析也是一样的,我们不知道每一个技术指标诞生的每一个具体条件以及环境因素,不知道他在什么样的市场中适用,只能笼统的说在某一类特定的市场环境下这是适用的,仅此而已。

所以这就是我说技术分析有问题,也是你为什么会觉得逻辑不清晰,不敢用的原因,因为很多前提条件你并不知道。”

陈逸仔细地想着李山说过的每一句话,发现好像确实是这样的。

李山说的很对,李山的表达无论从逻辑还是从道理都是没问题的,那看来技术分析真的是有问题。

但是转念一想,陈逸还是觉得李山说的也不太对劲,于是便问道:“那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推崇技术分析呢?总不可能所有人都糊涂、都看不清真相吧。”

李山闻言笑了笑道:“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你有没有注意到那些人大多数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人?都是一些散户对不对?他们问什么会那么推崇技术分析呢?每个人都是有惰性的,刚刚也跟你讲了价值投资,你也简单写过一家公司的研究报告。你应该知道,要好好地研究一家公司需要花费多长的时间,多大的成本?我们身为专业从事证券投资的人自然是无所谓,因为这就是我们的工作。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那些散户他们有没有这个时间?他们需要上班、上学,有自己的工作、生活、家庭,有些人甚至还要照顾子女,晚上下班后还要洗衣做饭照顾孩子,他们哪里有这么多时间去好好地研究一家上市公司?如果这时候告诉他们有一种不用花费很多时间的方式,你觉得大多数人会怎么样呢?”

李山留了个问题没有说全,让陈逸自己去想。陈逸也不是傻子,自然想的明白李山问题的答案。

陈逸接过李山的话道:“确实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定会有一些人去学技术分析,按照技术分析的方式去操作,去买卖股票。也别是这些技术分析的指标也不是凭空编造的,也是通过数据模型、数理统计算出来的,每一个技术指标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段都是准确的,而且是十分准确的,这一点没有任何人能够否认。

这也就造成了有很多大咖喜欢做事后诸葛亮,本来散户的专业性就差,就因为时间的问题而动摇,加上这些所谓的大师推波助澜,不断炒作之下也就造成了大批散户前赴后继的涌入技术分析的大军之中。

这些散户在市场中,至少在当今的市场中所占的比重很大、非常大,要不也不会有“股市七亏两平一盈”的说法了。”

李山闻言高兴极了,就差拍手叫好了,他没想到只是点拨了几句,陈逸就能想的这么透彻,这让他十分开心,在他看来


状态提示:248--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