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永兴负责的是第二轮审批,主要是对资金的审批。
审批组里有几名成员组成,都是专家,教授。这里面,成永兴的学术水平差得不是一星半点,但他是出资人,所以实际扮演的角色最重。
这一轮里面,项目会被分成两种,一种是大额,一种是小额。
最开始小额定的是一万元,经费一万以下算小额,走的是快速通道。只要评审委员会没有人反对就算通过。
一般来说,尤其是林大的项目,只要过了第一轮的小额申请,就都会过了。
在这一轮里,每位评审有的是否决权。
慢慢的,人们摸到规律,把项目细分不同阶段,每一个阶段,都花费不到一万,这样积少成多的通过申请。
这种小额申请越来越多,最后只有把小额申请标准降低到五千,而且不是全员审阅,每个项目两个人审阅即可,因为大家不用干别的了,全部时间看计划书都看不完了。
每个评委放行的额度也给了限制,评委们必须做取舍了。
还有一种,是资金需求量大的,每期要走项目竞标会。项目之间比较成功率和成本,再决定发放还是不发放。
时间过得快,花钱也花得痛快。到目前为止,基金已经花掉400多万了。
花钱多快啊,如果不加限制,哪怕标准变成一千,也是无底洞。
基础基金总额只有2300万,现在的花钱速度,连成永兴都有些心疼了。他只能是指望年底的分红,以及全彩的股份套现。
还有就是希望花钱的速度会降下来,头一个多月花钱快,有情可原,因为历史的欠账。也许过段时间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