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情况下,从光电内部进行人员提拔,是非常困难的。
“那现在怎么办那我们到哪里去找人”
全彩面临的不仅仅是第二产线的问题,很快它就会面临第三条线,第四条线的问题。光电的发展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在这个速度下,招聘等传统方法,全都失效。失去了工大这个大的人力资源池,光电很快就会失去无限扩张的能力。
“要是再有一个科仪就好了。”
张燕找不到解决方案,只能叹息。
“这不是废话嘛”
几个人,都对这个结论表示同意。
来自科仪的人员,由于他们来自半导体行业,再加上ocvd以及pecvd的特殊贡献,在光电系的地位非常高。
但大家谁也没有注意到,科仪在两年前的状态,和现在的状态是完全不同的。
“那到底怎么办啊小成,你倒是说句话啊”
“方法还是有的。”
一直在思考的成永兴,终于开口了。
“什么办法”
“向政府求援。”
成永兴提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
“向他们求援干什么他们就能帮我们变出人来”
几位核心人员,都无法理解。在光电发展的道路上,冰城政府起到的作用,除了贷款以外,其他的事情,基本上没有怎么帮上忙。
“他们不是帮我们变人,而他们本身就是人政府就是由人组成的。我们可以从工大要人,为什么就不能向政府要人”
在现行体制里,最好的人才,一直在政府手里。
有这句话,二流人才在企业,一流企业在政府。这种状况,在东三省这种计划体制执行比较彻底的地区更是如此。因为企业是听政府的指令行事
除了干部,更重要的是工人。光电的发展速度,已经到了,连兼并企业都来不及的程度。
“可是我们怎么出面呢”
在座的几个人,倒对这个建议不怎么反对。在学校的时候,人员在政府和学校之间流动,也是很频繁的。
一旦与冰城市政府这个大人力池之间的路线打通,光电短期内,再也不会有人力资源的问题了。
“让学校帮我们传话吧。这次进来的人,你们自己把关。”
成永兴把任务分解了,会议也就结束了。
“说起向政府求援人力的事情,我这边还有个信息呢。”
等两位总经理退出去后,张燕开始向小领导介绍起她听到的八卦。
“区政府最近也面临人员短缺的问题了。”
“怎么了”
“这一年多,区里不少人员,主动停薪留职,下海自己去做买卖去了。区里还在研究怎么办才能制止这种人员流失的势头。”
张燕跟区政府的一帮人,走得始终比较近。
“千万不要,如果你有渠道,把我的意见带给他们。这些人,千万不要挽留。”
成永兴的话语,从来都是死不惊人语不休。
“为什么”
“你有没有想过这些人为什么要下海”
“为什么还不是为了挣钱呗”
“对啊如果你强留这些人,让他们无法下海去挣钱。但他们继续留在体制内,还是想挣钱,你想想,这会是什么结果”
“你这个观点有点意思。”
留在体制内怎么挣钱答案不言而喻了。
但张燕听到了这个结论,只是微微一笑,也没有把它当做一回事,毕竟它根本就不会发生。
这个事情,其实远比张燕想得复杂。
当一个系统的人员,失去了流动性,它就像一潭死水一样,很快就会出问题了。
东三省面临的情况,其实比这还要困难。
由于社会整体的经济萧条,哪怕是做生意,成功的难度都要比南方地区难得多。自己做生意就变成了一个高风险的事情。
冰城名噪一时的几条地下服装商业街,算是一面镜子。它的知名度,此时远高于南方的几个大型批发市场,例如义乌商品城。
随着冰城经济失去活力,冰城服装的品牌,不再被认同,它也就失去了生存下去的基础。
它的衰败,代表着东三省的民营经济,彻底失去了发展的空间,民间资本和人力,没有了去处。
在这种情况下,当公屋员,反而是挣钱最安全,最容易的一种方式。
当一批抱着这种思路的人员,进到系统里,这个系统最后的走向,就无法挽回了。
事情就是这样相互影响。
整体经济环境的衰败,它导致了管理系统的失能及僵化。这种僵化又会反过来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到最后,“穷山恶水出刁民”,就是根本无法避免的结局。
要想打破这个怪圈,必须先把社会经济搞起来。让想挣钱的人,专心去赚钱,大家才能各负其责。否则整个系统的资源完全是在错位配置。
想挣钱的在机关,想升官的人在企业
好在,一切重新开始。
1992年的下海潮,终于有了冰城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