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少年杯酒意气长>第三零三章 烈日当空

郑袖所言,有什么值得扶苏击节赞叹的

母亲说自己想要保护孩子,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么

问题并不是关于母亲,而是关于这个还不会讲话的孩子。

这个孩子将要成为未来名义上的,半个中原的主人。

保护他,既是一种责任,同时也是一份巨大的权力,一份足以惹来所有人垂涎的权力。

这份权力,熊启会垂涎,屈氏当然也会,就连一向风光霁月的春申君,也不会无动于衷。

昭王自然也不例外。

但他不能自己去掌控这份权力,这就意味着他需要一个值得信任中间人。

原本这个中间人会同样出自扶苏或者熊启,但这两者,说实话都有些不足。

实际上,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化,任何人独享这样的权力,短期或许不会如何,长期来看必然会造成各种问题。

解决方法其实也很简单:制衡。

想透了这一点,再来揣摩郑袖方才的话语,就很有意思了。

表面上,郑袖方才是在陈述自己身为母亲,对于幼子安全的担忧,这是为人母者自然的心思,似乎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然而实际上,郑袖借此在向昭王说明,无论他到时候派去做大楚摄政的人是谁,也无论楚国的大族们到时候如何争权夺利,未来的小楚王都会被她保护起来。

如此一来,昭王便不用担心熊启如果最终决定摄政是他的话会“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等于是在向昭王证明自己可以作为那个制衡的棋子。

也就是说,她在楚国,要远比如今在昭国平白浪费粮食有用得多。

在失去楚王之后,这个女子在大昭也不过就是个稍有姿色的平凡女人罢了,但身为未来楚王的母亲,大楚未来的王太后,她在楚国却可以做到至关重要的制衡作用。

甚至昭王还不必担心她的失控。

在汹涌的楚国朝局之中,楚王宫不过是一块悬浮的孤岛,没有昭国在背后的保护,郑袖轻易就会被楚国中的势力撕碎。

之前她被迫逃楚,便早已证明了这一点。

而这,十有**还是楚王熊槐教给她来说的。

不是扶苏不认为女子有这等能力,而是就郑袖之前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来看,她虽然的确有些小聪明,对于争宠更是有着十足的天赋,但郑袖显然并不具备太过令人欣赏的政治智慧。

如果她真有足够的政治智慧,也不会将所有期待都放在靳尚身上,最终导致自己完败于对于政争并非一流好手的春申君手中,而被迫远逃大昭了。

不得不说,无论出于何等真实目的,熊槐对这个爱姬还真是仁至义尽了。

不但给了她立大功的手段,连此后的后路也都铺好了。

只要昭王同意放行目前来看,这可能性很大在此后的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里,郑袖都可以在太后的位置上安享晚年。

当然,前提是到了那时昭国还没能做到统一。

不过即便是楚国灭亡,身为一国太后,不愿激起民变的始皇帝也不会对她过分苛待。

果然是个好丈夫。

至于是不是个好国王

难说。

通过观察王座之上那位的表情,扶苏几乎可以肯定,郑袖,或者楚王的谋划是起到了作用的。

果然,听完郑袖之语没过多久,王上便点起了名。

“扶苏。”

“儿臣在。”

“护送郑夫人母子归楚之事,便交给你了。”

“唯。”

这是要让将郑袖母子作为和谈筹码的一部分,令其与稍后赶赴楚国和谈的使团一起,回归楚国了。

郑袖闻听此话喜上眉梢。

这就是答应了。

“谢过王上,谢过公子。”

郑袖情难自已,激动之下连连行礼。

能够重回以国母之尊重回楚国,更重要的是能够将自己的孩儿要回,并且得以远离那个可怕的小姨子,郑袖自然是高兴的。

面对郑袖几乎失态的激动,始皇轻轻点头,便让郑袖退下。

而扶苏则对郑袖回了一礼,“夫人不必多礼。”

日后到了楚国还要多打交道,以郑袖的小心眼,此时不恭敬一些,日后若是她突然想起此事,觉得受了侮辱便不美了。

虽然还要指望昭国保护的郑袖不敢对大昭长公子,未来的太子扶苏如何,但以一国太后之尊,使点小性子来,也够人折腾的。

行事谨慎为上,扶苏在这样的小细节上也不愿意得罪女人。

等到郑袖施施然离开大殿,扶苏看向一旁熊启的表情,便多了几分戏谑。

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熊启,此时神色中依然没有多少值得关注的色彩,只是扶苏可以清楚从他略显铁青的脸上察觉出一些有趣的东西。

恐怕这个过去几日里趁着和谈陷入僵局而上蹿下跳、盘算不停的昌平君怎么也不会想到,最后打破他如意算盘的,竟然不是始皇帝,也不是直接对手扶苏,而是他那位已经过世的亲生父亲。

除了几个明显释放的烟雾弹,这两年来,昌平君在大昭的人际关系,似乎并不如扶苏所想的那样匮乏。

没等扶苏多想,昭王便做出了散会的指示,于是他便只能放弃接着看好戏的想法,跟着诸位重臣一起出了殿。

从殿门口穿上鞋履,扶苏刚直起腰,却看到了面前一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熟悉面孔。

“公子,虽老夫一起走走”

“甘相相约,扶苏怎能不从”

甘茂哈


状态提示:第三零三章 烈日当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