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少年杯酒意气长>第一二八章 三公子会

秋日的山坡之上,绿意尽去。

踩着仅剩的一层浅浅的草皮,扶苏带着章邯与樗里偲二人走到了坡上。

早已被三**队来来回回搜索了几回的小土山上连个能遮挡日光的枯树都没有,光秃秃的土丘之上只有三个低矮的桌案,摆成了不分主次的三角形状。

幸亏秋日的阳光并不如何热烈,免了一番暴晒之苦。

为了让并不互相信任的三国使节都觉得安全,不止桌案周边毫无遮挡,整个山顶平台都别无他物,将山上的情况明明白白地展现给了在山下紧张看着山顶与另外两个方阵的军士眼中。

十里之内,山下各自五百人的军阵就是和谈前各国商议的护卫人数极限。同时三个使节能够带到山上的人数也被严格控制在了两人。

站在山下三军都看得清清楚楚的小山顶上,稍稍早来的三人毫不意外地看到了空荡荡的另外两个座位,却也没觉得受了冷遇。

代王和谈的扶苏本就比其余两位和谈使者年龄小了很多,说起来两人还都是扶苏的长辈,照顾照顾两位战败国的长者心情,并无不妥之处。

在蒙毅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机智言辞下,始皇同意了和谈的建议。正如扶苏想的那样,一个能够在战力上与大昭分庭抗礼的楚齐,不是始皇乐意看得到的。

敏锐察觉到始皇念头的改变,李斯放弃了与蒙毅就情报真假以及和谈展开辩论的想法,因此蒙毅到了咸阳的隔日,和谈的国书便已经迅速从咸阳送出。

于是晋阳、曲阳两成先后被下的情况下,已在此战中处于不利地位的赵魏两国突然收到了大昭想要和谈的国书。

虽有齐国援军的极力劝阻,但在已注定无法达成战略目标——拿下南韩的情况下,两国高层依然同意了和谈请求。

这才有了扶苏摇身一变成为了和谈使节,与另两位早已如雷贯耳的公子来此无名山丘之上相会。

不知千百年后,是否会有什么歌谣流传这一次三公子会?

“扶苏公子好兴致。”

正盯着山下小溪神游物外的扶苏听得有人唤,凝神望去,却见一位年岁当在五十上下,高冠博带,身着淡青色宽袍的矍铄老者从山坡一侧拾级而上。

“敢问可是平原君当面。”

扶苏猜到了老者来历,上前两步当先见礼。

此时还未到和谈时候,身为后生的扶苏对同为诸侯公子的平原君当先行晚辈礼是完全符合礼制的。

平原君并未倚老怠慢,也回礼应答:“正是老夫。”

跟着扶苏身后的两人也同样与对面见礼完毕,与扶苏一样,平原君也带了文武二人,只是未通名姓,不知是何人。

不过能被平原君带到如此重要的场合上来,想必不是俗流。

两人均没有就此落座的意思,于是便站在坡扶苏公子风姿绰然,有天人之相,今日得见的确足慰老夫平生。”

这是想给自己先灌**汤?

虽然赵胜一脸诚恳,扶苏却未相信他真的会对敌国公子一见如故,不过伸手不打笑脸人,漂亮话谁都会说,扶苏便随口敷衍了回去,“平原君声望早已传遍天下,今日有幸拜会,令扶苏心潮澎湃不已。”

倒也不全是假话。

毕竟是声明流传千古的四公子,即便已经见过了始皇的雄霸天下,赵胜的高士风范也的确令人心折。

不知赵胜信了几分,至少他的脸上的确依旧是春风拂面的表情,“公子可否先给老夫透个底,大昭为何要在占尽优势之时却突然求和。”

来了。

对方的试早在扶苏等人的预料之中,毕竟谁都看得出大昭的形势大好,换了任何人恐怕都不会在此时提出和议。

难免会让人以为其中有诈,或者昭国内部发生了秘不示人的大事,导致他们不得不求和。

知道对方早有此问,却不意味着扶苏这就会回答:“此中详情,还是等家岳来了之后,扶苏再一并告知,毕竟此事关涉的不止是你我两国而已。”

听到扶苏所说的“家岳”两字,即便是以赵胜的老成依然有了片刻失神,这才想起,魏国此来和谈的信陵君,可不就是眼前这个昭国储君的岳丈嘛。

再加上平原君自己与魏无忌的关系(赵胜是魏无忌的姐夫),如果去掉几人肩负的重任,这一场饮宴倒还真有些像是一场家庭聚会。

其实不止是三人,经过百年从不间断的联姻,列国王室之间或多或少都能掰扯出一些或许当事人自己都未必尽知的亲戚关系来。

原本与昭国联姻最为密切的当属晋国。

自晋国三分之后,昭晋之间的密切联姻关系随之被昭楚联姻代替。

历代昭国国君几乎都会从楚国王女中选择王后,这差不多已经成为了不被明文记载的惯例。

不过这个惯例或许会被扶苏打破。

毕竟天下一统之后,大昭就再没有维系与楚国的联姻的必要性了。

在两人的闲扯试探之中,最后一位和谈使节终于压着议定时辰的最后一秒带着两位跟随信步上了山丘。

来人当然毫无疑问就是被公认为战国四君子之首的信陵君,公子无忌。

“见过信陵君。”赵胜与扶苏二人自然都是上前见礼。

毕竟是正式会面场合,扶苏不可能以“岳丈”称之,而是与赵胜一起称其为信陵君,没有刻意拉近关系。

魏无忌并未托大,也立刻行礼,“见过平原君,见过扶苏公子。”

扶苏当然也有封君


状态提示:第一二八章 三公子会--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