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就好,张叔,你去吧。”
“暧。”那农夫答应着,然后挑着番薯回去了。
待那农夫离开之后,徐有才一脸好奇的看着当归:“当姑娘,这番薯的产量,真是大啊,不知当姑娘当时是在哪里寻到这番薯的种子的呢?”
当归自然不会告诉他实情,她看了他一眼,笑着说:“这是我和邑公在白云山上发现的,当时我和邑公尝了,觉得好吃,而且挖出来发现番薯很多,我大概估算了一下产量,觉得大有种的必要,于是我和邑公便一起把这番薯挖回来种植了。”
“哦,原来如此。”徐有才恍然大悟,心里越发佩服当归和龙曦临。
两人一边聊天一边往前走,一路上碰上不少农夫,他们一个个脸上都带着满满的笑容,看见当归,就跟看见自己的衣食父母一样亲。
当归用一天的时间,便将整个安邑城走遍了,得知所有的大棚,产量都在正常的范围之内,当归放了心。
当归回来之后,便去了书房,她铺开纸笔,开始写东西。
一个晚上的时间,当归便将番薯的存储方法,以及十几种食谱写了下来。
第二天,她便利用活字印刷的方式,将那本书印刷了三十本,之后,她去找到徐有才,让他派人去通知那些老百姓,留足到下个收获季节的粮食,多余的,可以选择出售。
而她,在永发超市门口,设置了番薯收购点,一斤番薯两文钱。
另外,在番薯收购点,还出售一本书,就是当归刚刚印刷出来的《番薯的保存之法与食谱》,定价是二十文钱一本。
第一天,便有不少老百姓挑着番薯来卖。
一亩地四千斤的产量,按一斤两文钱的价格,一亩地就有足足八两银子,这份收入,对于一个农户家庭来说,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大家伙卖了番薯,手里有了钱,便十分舍得花钱买当归出的那本书了。
基本上来卖番薯的人,都会买一本回去,就一个上午,当归的那本书就卖完了。
当归立刻让人回去继续印刷。
短短几天时间,那本书在安邑城就卖出去了两千本。
再加上双江城和安江城的,那本书的销量,几乎破万。
当然,这些钱只是小钱,当归并不放在心上,只是这倒让她想起另一个事情来,她得创办一份报纸。
于是,她找到徐有才。
“徐大人,你有没有相识的,写文章比较好,并且没有做官的人,帮我推荐几个。”
这个时代的男子,如果会写文章,一般都会走功名的路,他们的眼界很高,所以已经有官做的人,那肯定是不可能来帮她做这件事情的。
徐有才不知道当归想要做什么,不过,他还是知无不言的回答:“我的朋友,大多在徐州,在这边嘛,我倒是认识临平镇的几个参加的会试,但是却没有考中的秀才,当姑娘若是需要,我可以让人传信,让他们过来。”
当归道:“最好能就在安邑城先帮我找两个,我急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