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1344年>第六百三十七章 三国演义

的确,在二十一世纪上千里的距离算不得什么,可这是十四世纪啊,且看眼前这人这般寒酸,也不可能坐车或骑马来,交通多半是步行的,步行,走上千里,这是什么概念?

难道眼前这人,是冒充那人?

当然,高凡完全没有意识到,如今那人还没什么名气呢,一个三四十岁的人怎么会去冒充一个二三十岁没啥名气的人呢?

“在下姓罗,单名一个本字,字贯中,是从太原一路流浪至此。这些书正是出于在下之手,本想着拿这些书给朱大帅闲暇时刻解解闷,可眼下看来,朱大帅对在下的书是丝毫不感兴趣啊。”那湖海散人这般说着,可面上却没有什么失望的神色,似乎早就料到会如此了。

“你真是罗贯中?”高凡顿时便激动地站了起来,走到了这湖海散人的面前。

湖海散人自知自己并没有什么名气,自己自号这湖海散人,也不过是在这一年多的流浪日子里取来自嘲的罢了,而眼前这位高先生一听自己叫这名字,就表现得如此惊讶,似认识自己一般,他努力的搜索着自己脑子里的所有记忆,可想了很久,都实在想不起来自己认识一个叫做高凡的人啊!

而朱元璋听到这人说自己是从太原过来的,也不禁有些惊讶,不过他没有完全相信。可下一刻见到自己师父的表情后,他也有些奇怪了,自家师父是四川人,这湖海散人是山西太原人,离得也不近啊,难不成自家师父认识他?

“师父,您……认识他?”朱元璋这样想着,便直接问了。

“怎么不认识,罗贯中啊!你难道不认识吗?”高凡诧异的看着朱元璋,好奇朱元璋怎么会不认识罗贯中。

“元璋,应该认识吗?”朱元璋说话都有些没底气了,自家师父这意思,似乎是说这人自己应该认识啊,可自己真的不认识啊!

高凡有些急了,将湖海散人包袱里的书拿了两本书来递给朱元璋,“你看看这些书的名字,你可熟悉?”

朱元璋接过书,看了看名字,皱了皱眉,随即翻来看了两页,咦,还有些意思,朱元璋都差点被书中的故事所吸引,可想着此时不是看这些话本闲书的时候,于是又放下了书,摇了摇头,“这些话本写得的确有些意思,可元璋真的没有看过。”

湖海散人听到朱元璋夸自己写的话本“有些意思”的时候,嘴角不自觉的上扬了一下,流浪的这一年多,从未有人这样夸过自己的话本啊!

可眼前这高先生的行为,自己还是十分费解,完全看不懂啊!

高凡将书重新放回原位,又再次焦急地对朱元璋发问,“《三国演义》你可有看过?”

“《三国演义》?”朱元璋皱眉,依旧摇了摇头,“元璋未曾看过,也未曾听过过这样一本书。”

“我看你整日里只知道打仗打仗,人都与外界脱节了,这些你都不知道!”高凡简直不想和朱元璋说话了,气咻咻的坐在了椅子上。

此刻,湖海散人试探地走到高凡跟前,开口问道,“高先生,您刚才说的那什么《三国演义》,不知是何人所写?内容又是怎样的?或者高先生有没有这本书,可否借在下翻看一二?”

“这书不就是你写的吗?”高凡觉得眼前这湖海散人就是在装傻。

“在下?”湖海散人诧异地指了指自己,随即摇头,“在下的确脑子里有个构思,想写一本关于三国的话本,可在下这一年来四处漂泊流浪,居无定所,连吃饱肚子都成了问题,更别说买纸买墨了,所以这个只是在下的一个构思罢了,还未能成书。

这事在下也未曾跟任何人提起过,不知高先生是从何而知?

还有,高先生刚才一听在下说了自己姓甚名谁,便一副十分激动的模样,似认识在下一般,可在下搜肠刮肚,都未曾想起何时结识过高先生,可否请高先生为在下答疑解惑?”

湖海散人此话一出,不仅是高凡愣住了,朱元璋也愣了。

朱元璋发愣,是在一开始见自己师父似认识这湖海散人就觉得有些奇怪,而后又说出了这些话,这种感觉……似乎是师父经历过未来的什么,再回到现在,然后将未来与现在混淆了?

天,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啊?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朱元璋都被自己冒出的这个念头给吓了一跳。

而高凡之所以发愣是因为湖海散人这些话提醒了他,让他明白了此刻的罗贯中还并没有名气,甚至他现在包袱里的这几个话本都没几个人看过,而那流传到后世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此刻竟只是罗贯中脑子里的一个构想,并未成书。

按理说,罗贯中的人生轨迹不是这般,可因为自己的出现,改变了历史轨迹,甚至将罗贯中的命运也改变了!

那罗贯中的命运改变了,是否会影响这名著《三国演义》的成书呢?高凡心里有些担心,不会因为自己的出现,将来这世上便只有三大名著,而不是四大名著了吧?

不过眼下要做的,是如何敷衍罗贯中。

于是高凡一拍脑门,哈哈一笑,“哈哈,散人你有所不知啊,我呢有些特殊的本领,例如可以看透别人内心所思所想,也可以看到或者听到千里之外的景象与声音。

而我实际上与散人你神交已久,你的那些话本我许多都有看过,你看,就连你对这三国的话本的构思,我也清楚,只是第一次见着散人,心下激动,竟是将散人的构思和成本混淆了。”


状态提示:第六百三十七章 三国演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