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明末之再造天朝>360.皇太极的恐惧(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不仅勋贵子弟们来为战死的同伴送行,连鲁若麟、洪承畴,还有吴三桂他们也来了,可见大家对这些勋贵子弟上阵杀敌、为国捐躯的事情是非常认可的。

看着远去的返京车队,鲁若麟对身旁的张静睿和朱君峻问道:“看到了这样的情形,你们可有后悔留下来?”

“张兄他们是死得其所,没有丢我们勋贵们的脸,让世人知道我们勋贵也是有血性的。何况勋贵们与国同休,为国杀敌本来就是武家本分,又有什么可后悔的。”张静睿仿佛成熟了很多,看来磨难是男人成长的最好催化剂,这话一点都没错。

“以后他们几家的事情就是成国公府的事情。”朱君峻虽然没有说什么大义凛然的话,不过说出来的话还是很有温度和分量的。

“也算上英国公府一份。”张静睿对着朱君峻点点头。

张静睿和朱君峻非常清楚,这些勋贵子弟之所以留下来,他们两个占了非常大的因素。如果真要说到因果,这几个勋贵子弟的阵亡也有张静睿和朱君峻他们一份。所以他们必须有所表示,否则如何服众。

这也是勋贵之间的相处规则。

以成国公府和英国公府在勋贵里的地位,张静睿和朱君峻的承诺是非常有分量的,应该可以抚平一些战死勋贵家的悲伤和怨气。

“都督,我不想做参谋了,让我上城墙吧。”张静睿面色平静的对鲁若麟说道。

“决定好了吗?”鲁若麟没有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已经是成年人了,做出这样的决定自然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决定好了。”张静睿点点头。

“好,我同意了。”鲁若麟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都督,我也要上城墙。”朱君峻不甘示弱的说道,完全是被张静睿刺激到了,根本就没经过大脑。

“可以,我也同意了。”鲁若麟同样没有拒绝。

虽然城墙上确实比较危险,但也不是没有相对安全的地方,比如城墙上的指挥所。将张静睿和朱君峻派上城墙完全可以放在几个主官的身边,呆在指挥所里,基本是没有什么危险的。

同几个战死的勋贵子弟不同,张静睿和朱君峻身份不同,最好还是不要出什么意外的好。否则就是与京师勋贵群体彻底闹翻了,对金州军的利益会有很大的影响。

毕竟无论从政治上还是商业上来说,勋贵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力量,在没有壮大到一定程度之前,鲁若麟还是需要与他们合作的。

其实张静睿和朱君峻并不需要亲自杀敌,只要他们上了城墙,以他们的身份而言就已经是冒了非常大的危险了,绝对是值得夸赞的一件事情。

他们可是未来的国公,除了皇室之外最尊贵的人。

这几个战死的勋贵回到京师之后,立马受到了朝廷的追封与嘉奖,他们的家族也因此得了不少的好处。特别是名声,朝野上下哪个不称赞一声忠勇之家。

虽然有点利用死人做文章的嫌疑,但是至少这几个勋贵子弟的牺牲没有白费,为家族创造了不少的价值,也算是为家族做了一些贡献吧。

这个世界从来都是有阶级的,同样是战死沙场,金州军的士兵们就不可能有那些勋贵子弟们的待遇了。

他们被集体安葬在了南关附近的陵园里,与他们誓死守护的南关相伴。

葬礼依然是充满了金州军的特色,庄严而肃穆,金州军没有作战任务的将领们基本上都参加了葬礼仪式。

看着一个个崭新的坟包,一向刚强的鲁若麟还是忍不住留下了眼泪。

这些都是他的兵啊!

他们因为信任鲁若麟而参加了金州军,最后全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而且是如此的义无反顾。

因为时间紧迫,这些牺牲士兵的墓碑都是用木板做成的,上面简单写着士兵的姓名和籍贯,以及所属的部队。

“等战事结束了,将陵园好好休整一番,所有的墓碑都换成水泥的,将士兵的英勇事迹镌刻上去,让后人们知道他们的丰功伟业。”鲁若麟对王大海说道。

“是,都督。”王大海点头答应道。

“安排专门的人洒扫祭祀,就用那些伤残的老兵,都是一起拼死的兄弟,会更尽心一些。”末了鲁若麟又叮嘱道。

“恩,我记住了。”王大海办事让人放心,只要是鲁若麟交代下来的事情都会尽力去完成。

“走,鞑子既然不死心,那就让他们知道想占我们的便宜没那么容易。我金州军的将士们可不能白死了,是时候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了。”鲁若麟将心头的悲伤压制下去,决定对满清来一次反击。

不管是出于好奇也好,还是出于对金州军士兵的尊重,洪承畴和吴三桂他们全程观摩了金州军的葬礼,并上了香、敬了酒。

凡是参加过金州军士兵葬礼的明军官兵,都能深刻的感受到两个字:尊重。

对活着士兵的尊重,对死去士兵的尊重,以及对生命的尊重。

在这种氛围下,士兵对自身组织的认可度是非常高的。他们会将组织当做依靠、当做家庭,而不仅仅是一个混饭吃的地方。

待遇可以用金钱来改变,但是观念上的改变却是难上加难。想要洪承畴和吴三桂他们这种老旧官员改变对士兵地位的看法,除非将他们的脑子洗一遍,或者彻底脱离原来的系统。

所以洪承畴和吴三桂他们虽然看得心有感触,但是想让他们像金州军一样对待士兵是绝对不可能的,最多是


状态提示:360.皇太极的恐惧(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