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明末之再造天朝>144.阑尾手术

三千多旅顺鞑子俘虏,经过甄别,其中有五百多有过残害汉民,并且罪行重大的,这些人的下场如何就不用说了,脑袋都会成为功勋点,在鲁若麟归顺明朝时成为兴汉军的战功。

还有一千多罪行较轻的,这些人同样不适合招降,现在对他们的处理意见还没有下来,暂时服劳役是对他们的临时安排。

剩下的一千多人才是白握理的工作目标,他需要从中间招降自己的手下。这项工作同样不轻松,责任重大,如果这些降军今后出现反复,白握理也是要承担责任的。

这一千多人绝大多数都是普通士兵,军官很少。鞑子军官能够保证不残害汉民的很少,毕竟像白握理这样主动接受汉化的是非常稀少的。

对于这些满人俘虏,兴汉军也不是简单的喊口号或者威逼利诱,我党历史上在俘虏转化上的成效是非常恐怖的,其中的诉苦运动起了重要作用。

对于那些穷苦的士兵来说,通过诉苦运动可以发泄心中的郁闷和怨恨,对造成自身命运的统治阶级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国党士兵都是穷苦人家出身,很容易就引起共鸣,加入到我党的队伍。这些底层的鞑子士兵日子其实同样不好过,贫穷的人依然占多数。

虽然这些年鞑子通过不断劫掠大明,获得了不少的财富和奴隶。但是那些财富更多的是集中在了满清的统治阶级手里,普通旗丁获得的好处并不是很多,最多是比大明的普通百姓日子好过一点。

满清自身的生产能力是非常落后的,很多物资都是紧缺的。即使是粮食,因为长期征战,也是处于短缺状态。一旦遇到自然灾害,饿死人是常态。对普通旗丁来说,家中的奴隶是非常重要的资产,但是遇到灾年粮食紧缺的时候,还是有许多奴隶被饿死了。

所以普通旗丁除了要接受旗主征召外出作战,还要维持家里的生计。满清又没有军饷这么一说,外出作战获得战利品是这些底层旗丁维持生计、补贴家用的重要来源。

所以不要看满清每次进攻大明都收获良多,真正分到底层旗丁身上的少之又少,他们的日子同样过的很苦。这是任何一个政权都会存在的普遍情况,国家红利永远只会集中在少数精英人群身上,普通百姓最多获得一些汤汤水水。

当兴汉军的教导队进入战俘营,开始诉苦运动的后,效果同样非常好。同时战俘营的名字成为过去,这里以后对外的称呼是改造营,意喻着用心改造,重新做人。

当第一个鞑子俘虏开始哭诉自己的悲惨命运,家人有战死的、饿死的,自己拼命作战获得的缴获被主子拿走大半。而且物资少之又少,分了一堆无用的银子。

虽然有银子和土地,但是赋税同样很重,每次出战还要自备武器和马匹,家里的生活依然贫苦。有一年大旱,家里没有吃的,好不容易分到的奴隶饿死了,连自己的奶奶为了节省一些粮食留给儿孙都自杀了,实在是惨不忍睹。

说着说着,这个俘虏的眼泪就止不住了,有相同遭遇的俘虏也在偷偷的抹眼泪。

满清虽然每次都能缴获大量的金银,但是自身又没有与之匹配的商品生产能力,造成的后果就是通货膨胀非常严重。

在满清银子的购买能力比大明低很多,严重的时候几十两银子一石粮食都有过。所以生活生产物资在满清才是最有价值的,银子的作用反而很低。

山西商人为什么愿意给满清提供物资,就是因为满清把这些劫掠来的银子用来采购时,给出的价格比大明本土高得多。当利润远远超过预期的时候,这些商人愿意冒着掉脑袋、当汉奸的风险走私物资就理所当然了。

一旦有人开了头,后面的人也纷纷开始诉苦,场面就会变得非常悲哀和热烈了。

教导队的人见局面打开,就会给这些战俘讲道理,为什么他们会有如此悲惨的命运。

从满清的制度,到对他们这些底层旗丁的奴役和剥削,以及在灾害时对他们不闻不问,转嫁损失等,将满清批判的一无是处。

谎话说一千遍就成了真理,何况满清高层本身确实不干净。教导队对这些俘虏的洗脑安排的非常密集,从早到晚就没有停歇的时候,让这些俘虏连停下来思考的时间都没有。

与这些工作相配合的是安抚措施。兴汉军从来不在吃饭上面克扣,不管是自己人还是俘虏,这点任何人都无话可说。这些俘虏吃到的饭菜是他们在平时都吃不到的,有鱼有肉还管饱,让他们非常满意,颇有点乐不思蜀的问道。

土豆炖肉是俘虏们的日常菜肴,深受他们喜爱,百吃不厌。吃饱喝足,这些俘虏的情绪很快就安定了下来。乐观的情绪是可以传染的,往日那种恐惧和压抑很快就消散了。

教导员深入到了每个小队,通过通译与每个俘虏进行沟通,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心理,嘘寒问暖,拉家常,与俘虏们的距离很快就拉近了。

俘虏们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都被感动得不要不要的。不得不说这个年代的人心中还是有自己的道德标准的,文雅点就是士为知己者死,通俗点就是你对我好,我就给你卖命,就是这么简单。

要说这些底层的旗丁对大清有多忠诚也说不上,他们愿意跟着爱新觉罗家族打仗,除了他们实力强外,更多的是因为能给他们带来好处。

实话说,自从努尔哈赤造反以来,整体上女真人的日子比以前好了不少


状态提示:144.阑尾手术--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