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都市现代>我真是超级明星>第183章 郑谦故里
任一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在央视主播的叙述中,郑谦不但是深城人,可不正还是我们公明街道的的吗?

许主任紧盯着新闻画面,得知郑谦明天会登上《人民日报》,所以一早还没到单位,就迫切的在附近的报亭里查阅起来。

这一看,就瞬间入迷了。

万万没想到,小小的公明街道,竟然卧虎藏龙!

如今红遍大江南北的唱作歌手郑谦,原籍竟然是公明镇人。

昨晚上他其实就已经确认了这件事,但如今在《人民日报》上看到,那心情自然是截然不同。

堪称激情而澎湃。

同时,许主任脑袋瓜子也是飞速的运转。

一夜时间,就让这位国际贸易专业出身的街道办事处主任,想到了许多鬼点子。

特别是看到《人民日报》的专访后,许主任更是激动的像是打了鸡血一样。

郑谦如今正当红,粉丝何其多,话题也足够,绝对是整个公明镇的骄傲。

那么,是否可以以此为卖点,打造“郑谦故里”的概念,吸引大批的粉丝来参观和旅游呢?

这种事情并非不可能。

因为是有先例的,比如魏叶红走红后,她的家乡就成为了许多粉丝接连旅游打卡的热门地点,为当地旅游业创收做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们“郑谦故里”完全可以效仿嘛!

对比魏叶红,郑谦现在的人气也绝对不差,甚至犹有过之。

他甚至想到要找写手把郑谦的事迹写出来,出版成册,加以宣传了!

二叔公见许主任兴奋的直翻白眼,也很是感慨。

这位许主任虽然年纪轻轻,但看来还真是个关注民生的热心肠啊!

不过,郑谦都上《人民日报》、《新闻联播》,也是让二叔公颇为惊讶和高兴。

“我就知道这小子有出息,你看看,都上《人民日报》了,哈哈,是金子总会发光啊!”

二叔公拿着手里的报纸看了一眼便不松手了,想必是不打算还给许主任了。

许主任原本还想拽回来,看着二叔公崛起的眼神,便无奈作罢。

唉,一份报纸九毛钱,都能吃两个肉包子了。

“二叔公,关于咱们街道的发展规划,你作为街道的长辈,也要多多参与一下嘛!”

许主任走在二叔公旁边,“我是这么想的,郑谦既然现在已经是名人,那么名人效应就能为家乡带来经济效应,市里虽然下了文件,要动迁一部分居民的住宅,但是郑谦家的情况就很特殊,我们可以适当的保留郑谦家的住宅,供游客来参观,我们公明镇,也是要发展旅游经济的嘛!“

二叔公诧异了,这也能行?

他想要嘲笑许主任异想天开,可下一刻,就看到前方有几个高中生模样的少年、少女,各自背着双肩背包,一看就是外地来的。

此时他们手里撑着一幅地图,不断的来回打量,向路人询问:“大哥,这里是公明镇吗?”

“您知道郑谦吗?小名叫郑多多!”

“对,我们是他的粉丝,很喜欢郑谦,想要了解郑谦的过往呢!”

二叔公傻眼了。

这也能行!

就连许主任都震惊了,深深被自己的远见所折服,他连忙走上前,愉快的打招呼:“你们好啊,朋友们,欢迎来到——郑谦故里!”

……

听说街道要拆迁的事情,梁蓉和郑伟的反应并不大,如今,两人事业焕发第二春,多旺鲜奶乳业如今已经成为粤省排名靠前的鲜奶乳业,虽然与常温奶的势头无法相比,但每日盈利数额也想对可观。

而同行给予的压力,也迫使郑伟向华北地区进发,在当地收购了一家牧场,虽然只是一家小牧场,但也有五十多头奶牛。

郑伟要在这里试验常温奶市场,这是为以后考虑,万一哪天鲜奶市场因为各种政策原因惨遭滑铁卢,有这一手后路存在,也不会瞬间赔个底朝天。

当然,常温奶市场常年被几大巨头垄断,郑伟现阶段根本无法与这些巨头们抗争,所以他的主战场,依然还是鲜奶行业。

而为了开疆扩土,把鲜奶的运输速度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准,郑伟还斥巨资收购了一家物流公司近半的股份,开发了一条从华南到华北的专属物流线。

郑伟的想法很简单,华北地区的鲜奶份额被常温奶市场挤压的没有喘息之力。

在粤省,鲜奶还能占据10以上的市场。

但在华北,虽然这里有最多的牧场,但许多地方的鲜奶市场份额,只有可怜的3。

而且大多都是散户运作,无法形成有效的管理和利益链。

多旺鲜奶就是想要提高华北地区的鲜奶市场,这是一项艰难的任务,最关键的反而不是销售渠道,而是物流线是否能够正常运转,甚至是说,在正常运转的情形下,提高时速和效率。

这就是多旺鲜奶现阶段许多攻克的难题。

除此之外,郑伟最近这段时间,走遍大江南北,也逐渐了解到儿子郑谦在当下的人气是有多么火爆,他非常欣慰和喜悦。

因为这就可以省下一笔产品代言费了!

不过,因为郑谦正在参加《中国偶像》,而节目的冠名商是同行火牛乳业,按照节目合同协议,郑谦在节目结束前,是无法代言多旺鲜奶的,所以还需要等节目结束,郑伟才能狂薅儿子的羊毛。

另一边,梁蓉开办的教育机构“安新教育”,在经历了两个月的磨练和业务开展后,勉强维持


状态提示:第183章 郑谦故里--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