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盛唐日月>第207章 ?艾草

五月初五,宜饮雄黄酒,艾草浸水净手脸,避五毒。

公鸡刚刚叫过头遍,王九成就爬了起来,推醒正在呼呼酣睡儿子润水,将五色丝线朝后者手腕子上一缠,父子俩就背起柳条筐,直奔村前的泽水河。

泽水河畔,艾草生得到处都是。然而,只有采自五月初五清早,并且带着晨露的艾草,才是端午节洗脸的上上之选。原因无他,艾草这东西,新从地里采下来之时,会散发出一股清雅的幽香。离开泥土时间一长,味道就从幽香,变成了浓郁的蒿子味儿。如果接连在家里放上三天,就不用再以此物浸水洗脸了,直接晒干了熏蚊子才是正途。

作为庄户人家,王九成原本没这么讲究。五月初五早晨下地收拾庄稼之时,随便从田埂上抓一把艾草朝脸上揉一揉,就把端午节过了。然而,三年之前,他却无意间发现了一个大秘密。那就是,泽州城的城门,即便是端午节这天,也是辰时三刻才能开启。

换句话说,住在城里的老爷夫人,少郎少娘们,肯定无论如何来不及出城采带露水的艾草。哪怕家里头有再多的奴仆也不成,除非他们愿意冒着被官府找麻烦的危险,派遣奴仆半夜翻跃城墙!

而据王九成推算,越是有钱人家,过日子越讲究。他们如果有带着露水的新鲜艾草可用,肯定不会用头天傍晚留下来的蔫货。于是乎,从四年之前开始,王九成在五月初五这天早晨,就赶在天色刚刚放亮时爬起来,去河畔去采艾草。

等他将背上的大柳条筐装满了,天也就完全放亮了。待他再背着艾草走到泽洲城门口儿,城门刚好开启。然后,他就可以走街串巷,将平素绊了跟头都没有人看的艾草,以两文钱“一小把”的高价卖出去,赚个盆满钵圆。

一筐艾草大概能抓三百多把,一趟下来,就是六百文。若是运气好,能在采艾草之时,捡到一窝野鸭蛋,或者抓到几只青蛙,则会赚得更多。(注:端午节之时,青蛙会躲起来,非常难以看到。所以端午节时野外抓到的青蛙曾经是一味中药。)

不像长安、太原等大地方,啥都贵。泽州是个小城,粟才五文一斗,六百文的收益,已经可以买十二石粟了,相当三亩好田的产量。故而自从发现了卖艾草给城里人这条“财路”之后,连续三年,王家的日子,都过得蒸蒸日上。(注:唐代粟亩产远高于麦。粟平均亩产是334斤。)

虽然从去年开始,已经有很多人开始效仿他,在五月初五这天采艾草进城去卖。但是,凭借以前积累下来的口碑,王九成的收益依旧很可观。此外,他所卖的艾草,也的确比别人的艾草质量跟更好。非但叶子更加饱满苍翠,味道也更清新。

秘密肯定是有的,王九城坚决不会告诉任何人,除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而今天,他就会去带着儿子去见证秘密的存在。

虽然父子两个起得很早,但是在路上,依旧能碰到三三两两的早行人。为了避开邻居们的窥探,王九成本能地加快了脚步。身边的儿子年纪虽然只有十二岁,却颇为懂事。也不问自家父亲为何要走得如此急,背着柳条筐,一路小跑紧紧跟上。

父子俩先装模作样到了河畔,然后沿着河畔继续向东急行,又七拐八拐,将早起到河边采艾草、折柳枝、挖野菜、下网子捞泥鳅的百姓,都甩没了影子,才终于喘息着放缓了脚步。

“给!”扭头看了一眼才到自己肩膀高的儿子润水,王九成将一颗鸡蛋顺手递了过去,“先垫垫,然后走快点儿。咱们要去的地方,还得再走一刻钟。”

“嗯!”王润水正是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的年纪,根本听不见自家父亲说什么,接过鸡蛋,在嘴边横竖一转,就吞了个干干净净。

“小心噎着!”王九成被吓了一跳,赶紧又将腰间的水葫芦解下来递了过去,随即,抬手就照着儿子的后脑勺就来了一下,“小王八蛋,急什么急,又没人跟你抢!”

“呃,呃!”鸡蛋黄的确很噎人,王润水原地蹦了几个高,才重新喘过气来。一边喝水,一边红着脸东张西望。

“看什么看,老子打你,天经地义。还怕人笑话了?”王九成又一巴掌拍过去,大声数落。随即,又担心儿子被水呛到,快步绕至对方身后,用手轻拍儿子的脊背,“知道怕人笑话了,就不知道吃东西慢一点儿?唉,就你这个吃相,长大之后甭想娶媳妇!”

王润水还不太理解娶媳妇对人生的意义,只是嘿嘿憨笑。王九成见了,又是忍不住又朝着儿子屁股上踹了一脚,高声数落:“笑个屁,小心呛水!赶紧喝两口继续赶路,等卖完了艾草,咱们爷俩去吃汤饼!今天让你敞开肚皮吃个够!”

这厢数落着儿子,那厢里,他自己肚子里却不争气地发出“咕噜”声。顿时,他不敢再多耽搁,转过身,大步流星继续前行。

做儿子的,这才意识到,父亲把唯一的一个鸡蛋给了自己,顿时心里涌起了几分负疚。赶紧背好柳条筐追上去,不多时,就跑了个满头是汗。

这次,即便再心疼儿子,王九成也没停下脚步。一口气沿着河畔走了好远,又转到了一个支流,再沿着支流往上急行,直到眼前出现了一座规模庞大的佛寺之后,才放慢了速度:“看到没,白马寺,这周围上万亩地,都是寺里和尚的。咱们要采艾草,就在白马寺后门对着溪流的位置。那边风水比别处都好,艾草天天被听佛经


状态提示:第207章 ?艾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