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和刘氏离开了张媒婆那里,一路上婆媳两个都在商量这件事,不知道能不能办成,要是能给林长贵找一门好亲事,以后吴氏就能真的放心了,她就怕她百年之后自己的这个二儿子过不了好日子,到时候就算是到了地下,她也没法安心啊。
刘氏一再地宽慰她,“娘放心吧,咱们家没什么坏名声,说出去大家都是竖大拇指的,再加上现在老五也做官了,到底跟以前有些不一样,老二虽然身体上有些残疾,但是踏实肯干,这也是好多人都知道的,但凡是个能过日子的就会答应这门亲事,要是嫌弃这个嫌弃那个,这样的人咱们林家也不稀罕。”
吴氏觉得她说的有道理,便点了点头,“咱们在路上说说也就是了,回去之后可别提这事儿,还不知道到底能不能成,就怕老二提前知道了心里惦记着,最后要是没成,不是让他失望了?”
刘氏应下,“我知道了。”
转眼间就到了五月,林长源又要到县城去指导周边的百姓种红薯,现在红薯藤已经发起来了,下了透雨之后就得抓紧时间往地里种。
这都得要人教的,就算是把办法说出来了,没有个人在跟前指导还是怕出错,一来二去的,如果耽误了时间也就影响今年的收成,先前种下去的那些红薯就浪费了。
同心村各家各户也都在种红薯,先前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家从林家拿了种子,但是眼看着收成那么好,所有人都想种了。
有些人又来了林家,拿粮食换,有些人就去别人家里换的,左右现在是家家户户都有了。
就连顾平勇也不例外,他现在虽然是消停了,但爱面子的本性还是没有变,就算是在地里种红薯被人看见了他都要脸红一阵,总觉得很丢人。
但村里偏偏就有人跟他过不去,明知道他不想提这事儿,还喊着他问,“顾叔,您家里也要种红薯啊,我还当只种了土豆呢,这种子是哪儿来的啊?莫不是去林家换的?”
顾平勇一家子都在地里干活儿,听见了这话却没人答话,那些人明知道他们不会回答,便在那里自问自答。
一个人问了,另一个人又说,“哪儿啊,没去林家换,你忘了吗?顾二叔家里可种了不少呢,这到底是亲兄弟,直接上门去开口,顾二叔哪有不给的啊?还是种了好啊,这就算是地多也经不起折腾啊,就得种些好东西,日子才过得下去呢。”
“这倒也是啊,我倒忘了这一茬。”
他们几个人说着话就走远了,顾平勇咬牙切齿的将手上拿着的红薯藤往地上一扔,“气死个人了,如今怎么活得这么憋屈?”
云氏在边上安慰他,“好了好了,你别惹事,爹高兴了,这顾氏族长依然是你来做,到时候村里还有人跟你对着干吗?只是眼下呈口舌之快罢了。”
听了他的话,顾平勇心里总算是舒坦了一些,顺了口气,继续干活儿了。
他当然也知道这红薯很好,不过这是林家给大家的恩惠,他就不太能接受,就算是金山银山,林家捧到他面前,他也会嗤之以鼻。
林长源送去的最后一批长生果加起来也有好几百斤了,在县城卖得很好,同福楼就从宋氏杂货铺定了许多。
名声越来越响亮,好多人都去抢着买呢,没多久就把货给买空了。
大伙儿都不认识这个东西,来买的时候没有了自然会问,宋斌也不瞒着,久而久之也就有人知道了,货是从万和镇卖过去的。
这之间也有往来的客商,好多人都一路上询问,想看看到底是哪里有这个东西卖。
这一日周家杂货铺来了两名客人,进了铺子就在议论这事儿,周老婆子在边上听了一嘴,好奇地问他们,“二位客官说的是什么东西啊?我老婆子活了这么大岁数倒没听过。”
其中一人笑呵呵的说,“大娘不知,在县城有一种长生果卖,味道很好呢,先前我买到过一些,用来佐酒再好不过了,再去买的时候就没有卖的了。”
“听那老板说是从万和镇卖过去的,我到了这儿却没见铺子里有卖的,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明明是这里的东西,怎么却偏偏在县城才买得到呢,大娘就是这万和镇的人,可曾听过?”
周老婆子听着稀奇,好奇地问他们,“还有这样的东西呢,长生果,我想想看啊,哎哟,当真是没听说过,咱们这镇上就这么大,一共也才几家铺子,要是有的话我肯定早听过了。”
那人又说,“那这可怪了,明明说是万和镇的东西,到这里却没有卖的,我们还说来问问路子,要是能买得到的话也买回去做买卖的,唉,赚钱也不容易啊。”
另一人说,“估计是那宋记杂货铺的老板故意唬你呢,这么挣钱的买卖,怎么可能随随便便跟别人说呢?要我是那老板我也不说实话。”
那两人买了两包蜜枣就走了,周老婆子却一直都在想这个事儿,听起来倒像是个挣钱的路子。
店里请了名伙计,名叫阿奇,这会儿正在忙着上货,周老婆子想了想,便问了他一句,“阿奇,你可曾听过咱们这儿有一种果子,叫长生果的?”
阿奇擦了把汗,仔细想了想,然后摇头,“老夫人,小的还真是没听过,有这样的东西吗?名字倒是好听。”
周老婆子说道,“我也没听过啊,刚刚来买东西的客人说的,说的有模有样的,倒真像是咱们万和镇的东西,可真是奇了怪了,周围似乎也没人说起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