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年中旬,经过了雪灾之后的大唐,再一次回到了正规。

这也让大唐的万民相信,大唐朝廷已经有了足够的实力和能力,维护这个好不容易到来的盛世。

而眼见着大唐盛世繁华,李二陛下的心中也就更加不想让这李家建立起来的盛世最后烟消云散。

于是在开海之后,李二陛下提出了世袭罔制的想法。

准备给自己的那些个兄弟们,还有自己的那些个儿子们想要世袭封建。

意思就是给自己的那些兄弟们封王,还要让他们去管理地方,效仿当初的汉朝分封之制度。

李二陛下已经把圣旨都拟好了。

为了能够顺利实施自己的想法,先是让弘文馆的学子写了文赋发表在大唐时代周刊上面。

讨论了汉朝之制度的好处,隐晦地指出了分封世袭的好处,能够以此维护各地的长治久安。

除此之外,自然是让下面的一些百官充当了炮灰,在朝堂之上提了出来。

毕竟李渊这位太上皇是真的精力充沛,到现在,差不多已经是十几个儿子了。

再加上李二陛下的皇子,一共二十好几。

如此一来,大唐各个州能有着这些封王坐镇,李家之天下,也自然就实现了。

但是对于这样的提议,自然遭到了很多大臣的阻拦。

首先站出来的还是魏征,这一次,倒是有理有据,很好地反驳了李二陛下的想法。

汉朝之分封最后的结果是八王之乱,是汉武帝的推恩令,看起来的确有利于地方的治理。

可是谁能够保证在百年之后,这些封王的后代,还能安心治理地方呢?

不仅如此,这些封王才能不一。

这治理地方可是关乎到大唐能否长治久安的基础,既然李二陛下想要长治久安,自然是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

李二陛下早就知道会有这些大臣阻拦,所以只是静静地听完了这些人的控诉。

到了最后,李二陛下看向了坐在下面的江枫。

他想要知道,自己这样做,到底有没有效果,能不能维护现在的盛世。

眼见到江枫站了起来,百官一个一个都呼吸粗重起来。

他们实在是担心,国师这一次还是站在了李二陛下那一边,两个人演一场戏给他们看。

“陛下,臣以为此法不妥。”

江枫直接回绝,也没有注意李二陛下的神色,开始当着百官的面,说了世袭罔制这个制度的种种不妥。

就像是魏征说的,世袭罔制这个封王制度,谁又能够保证,百年后的封王在有了强大野心的时候,会不会谋乱?

当然了,这样的谋乱,最后可能坐在那个位置的人,还是姓李。

这也是李二陛下想到的一点,更是大臣们没有提出来的一点。

江枫自然也不会提,大家都心知肚明。

除此之外,自然是封王之后,这些王公能力的问题。

大唐的疆土很大,的确需要很多官员来管理地方,且不能出现大的贪官污吏残害百姓。

而大唐现在每一年派遣出去的官员,总会出现一些能力差,不能很好治理一个地方的情况。

这就好比,到时候出现一个昏庸无能的封王,会激起民怨。

更会让大唐百姓们对其他封王也有一些看法,影响大唐王朝的声誉。

这些,大部分臣子也都想到了。

江枫则是一一提起总结,凑出来谏言十策。

李二陛下眼见自己这边的大臣士气直接低迷,连反驳之言都没有,心中甚是失望。

直接叫了声退朝,站起来拂袖走人。

百官们暗自松了一口气,还好,这一次国师是站在他们这边的,不然,到时候各地出现了封王,以后说不定会出现八王之乱。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如果这些封王到了各地,大唐很多人的利益都将会受到影响。

虽然五姓之家的势力已经大不如从前,到现在几乎已经成为了二流。

可是这新晋的勋贵之家却已经隐隐成为了大唐新的世家大族,掌握着大唐的很多资源。

封王可以,这本来便是皇室的权力。

但是世袭就不行了。

真是这些封地被那些封王所世袭,他们的后代怎么办?

难道一直要给这些封王打工吗?

当然这只不过是其一,最大的原因还是担忧这些封王会在封地胡作非为。

李二陛下的威望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如果不是因为还有这国师在朝堂之上,怕是没有人能够一时半会儿镇住帝王的权威。

当百官散去的时候,李二陛下让人召见江枫。

御书房内,李二陛下看着桌子上的一个地球仪不知道在想一些什么。

“陛下,不知召见臣,所为何事?”

江枫看着发呆的李二陛下,轻声提醒了一句。

李二陛下指着地球仪说道:“朕的水军已经出海,相信不久就能够横行海上,到时候,大唐之疆土可能会更大,届时,又该如何治理?”

江枫直接回道:“可设立都护府,都护府归于尚书省。每十年更换都护府的官员,以防这些都护府成为私人之领地。

疆土再大,也需要人来治理,更需要一个强大的朝廷来支配,威武的大军来护卫。”

李二陛下点点头,然后继续问道:“那,你觉得朕的分封真的就那么不可行?”

江枫直言:“陛下这叫做开历史的倒车,明知道分封会产生诸侯,百年之后,如果朝廷昏庸势


状态提示:第170章世袭罔制--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