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青春校园>从戏曲大佬到天王巨星>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看词的裴琰之

今天是第一次正式的对词,不用走台,就是一对一句的大家先把词过一遍,旁边的乐队也都已经准备好了。

剧情取的就是在无名县中,裴琰之被霓虹人逼迫要上台唱戏,然后跟剧场老板佟家和商量如何与霓虹人同归于尽,到最后的火中戏,整出戏大概需要两个小时的时间。

毕竟现在的京剧跟过去的不太一样了,都说老百姓喜欢追看连续剧,其实当年的京剧也有连续剧,那叫做连台本戏,少的有几本,多的有上百本之多,也就是说这台戏就跟连续剧一样,一天演几个小时,连续演好几个月,才把整个故事给演完了。

过去的连台本戏都是剧团的看家本领,用来吸引观众的手段,只要你的戏好,看了一集之后,戏迷就会忍不住的想往下看,这样就把很多戏迷都给扣住了,收入自然也就差不了。

程长庚率领的三庆班的招牌剧目就是三十六本的《三国志》,从每年的冬至演到腊月封箱,一年只演这么一次,意思是“好吃还不多给”!

不过这些年来,由于其他艺术行业的兴起,还有京剧界内部的一些变故,导致了连台本戏是越来越少了。

现在很多的剧团翻来覆去演的都是那么几出戏,让戏迷觉得不新鲜,不过瘾,剧团的演员也是觉得挺委屈的,选老戏没有新意,但是新戏又很难让观众产生共鸣,相比之下,还不如去演老戏更加的保险。

这反应了现在戏曲传承中的突出问题,一方面对经典老戏的传承不够,演员的学戏的时候,只选那些经典的,能够卖座的戏来学,其他的一些冷戏,难度较大的戏,基本都不学,于是演员们会的戏只会越来越少,能够演出的剧目那就会更少。

另一方面,大量的新编剧目盲目仓促的上台,没有经过时间的磨合,艺术水准不高,无法成为常演的保留剧目。

如此一来,现在京剧的重复率是越来越高了,就那么几出戏,老百姓能爱看吗?

电视的出现,对京剧和其他的艺术都是一种推动,但是电视节目中的京剧其实跟现实中的京剧是有区别的。

现在的电视节目或者晚会演出中,因为时间有限,戏曲表演往往只有几分钟的时间,很多学戏的孩子们都会误以为,学戏就学会那么几段就够用了。

梅文玖先生很少在电视上表演,因为他曾经说过,娱乐是娱乐,艺术是艺术,电视培养的是明星,而不是艺术家,有心要钻研艺术的演员,一定要学会唱全本戏,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毕竟只有演了整出戏,你对角色的了解才会更加的彻底,否则,你只唱一段的话,这个人的喜怒哀乐你都不知道,你怎么可能会唱好呢。

裴琰之就知道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例子,就是上一年的梅兰方奖的青年奖,这个奖项就是为了鼓励年轻演员,每年都会对每一个行当中最优秀的年轻演员进行表彰。

而去年的那个青衣演员,演出的剧目就是《白蛇传》,演的就是“酒变”这一折,白蛇的演员唱功非常的好,梅派的青衣,但是裴琰之看得时候就觉得非常的别扭,因为她没有任何的情绪,地上躺着已经失去的许仙,但是白蛇跟青蛇对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竟然是在笑,而且这一段的唱词是非常的快速,如果处理不好的话,会让人听不清楚的。

不过这个白蛇演员的唱功是真好,技巧非常的到位,唱的也是非常的出彩,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任何的感情。

这就是只演那么一小段戏的缺点,你对前因后果不了解的时候,或者没有那么多铺垫的时候,忽然让你演一个悲痛欲绝,或者让你演一个喜笑颜开,除非是那些老艺人,要不然的话,很难能够很快的进入角色的。

今天的这出戏《赤伶》其实也应该算是一折戏,两个小时,其实在过去,这种戏就太短了,让人看都看的不过瘾,不过现在,两个小时的戏就已经很长了,很少会有人能够坐在那里听这么长时间的戏了!

……

十多个主要的演员围成一个圈,裴琰之把戏词放在自己的双膝之上,背靠着椅子,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

其他的演员,要么拿着戏词一直在看,要么自信满满的跟别人聊着天,也有人跟裴琰之很像,不说话,闭目养神。

等了一小会,大家都安静下来了,裴琰之睁开双眼,开口说起了戏词。

听着裴琰之的念白和唱腔,周围的人都是默默的点头,这味道,真是好听,真的就跟和马联良大师一起唱戏一样。

裴琰之把大家的积极性都给调动了起来,虽然只是对词,但是大家的劲头都上来了,还有几个人,在唱的同时,站起来,身上,手上,眼睛的表演,也是让裴琰之赞叹不已,不愧都是一线的演员,这能耐绝对是一等一的。

不过唱着唱着,大家都发现了一个让人惊讶的事情,裴琰之根本就没有看一眼戏词,每个人唱完之后,改他唱的时候,没有任何一丝一毫的延误,这也太厉害了吧。

因为裴琰之是这出戏的主角,所以,他的唱词几乎占了整出戏的百分之七十,从头到尾他就没有闲的时候,这出戏有一个比较麻烦的地方,就是在最后一出戏的时候,裴琰之换装的时间并不多,最多只有二十分钟,需要将自己的老生服装换成青衣的,不过后台对这个已经准备的非常的好了,都是专业的。

等这一遍戏过完的时候,所有人看向裴琰之的眼神中都是赞赏的,


状态提示: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看词的裴琰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