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言情总裁>重振中医>第二百八十三章 表里

钟医看白兴腾这个模样,一时间又是好气,又是好笑。

不过谁家的徒弟谁家心疼。

“知道错了吗?”钟医问道。

“知道了。”白兴腾低着头回答道。

钟医没好气的看这白兴腾,然后说道。

“你之前看的表证没有问题,所谓的表寒证,是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明显,无汗,流清涕,口不渴。舌质淡红,苔薄白而润,脉浮紧。病机:寒邪束于肌表或腠理,正邪相争,故恶寒发热,邪气侵犯体表经络,致卫气营血运行不畅,故头身肢体酸痛。正邪相争于表,故脉浮。辛温解表。常用方剂用麻黄汤也没有问题。

表热证是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咽喉疼痛,有汗,流浊涕,口渴。舌质稍红,苔薄白不润,脉浮数。病机是邪正相争于表,故发热,恶寒。热邪犯卫,汗孔失司,则汗外泄。热伤津而口渴。热邪在表,故脉浮数。辛凉解表。常用方剂用银翘散。也没有问题。

表虚证,表证而恶风,恶寒有汗。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浮而无力。体质素虚,卫阳不固,故恶风,汗出,脉浮而无力。常用方剂桂枝汤。

表实证,主要表现是发热、恶寒、身痛、无汗。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浮有力。邪盛正不衰、邪束肌表,正气抗邪,肌表汗孔固密,故发热恶寒而无汗,脉浮而有力。常用方剂是麻黄汤。

但是。”

钟医歇了一口气,然后看着白兴腾说道:“辨别表寒证与表热证,是以恶寒发热的轻重和舌象脉象为依据。表寒证是恶寒重发热轻,表热证是发热重恶寒轻,表寒证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表热证舌苔薄白而不润,脉浮数。此外,风寒之邪可以郁而化热,由表寒证变成表热证,外邪侵入肌表后容易入里化热,表寒证(或表热证)可以转化为里热证。辨别表虚证与表实证,结合病人体质,以有汗无汁为依据。表实证为表证而无汗,年青体壮者多见;表虚证为表证而有汗,年老体弱或久病者多见。”

“可是,师傅,我们中医所说的里症,是指的病位深于内(脏腑、气血、骨髓等)的证候。我们有不是ct或者核磁同振。我们怎么知道……病人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白兴腾终于问出了长久来的问题。

他也很好奇,钟医到底是怎么做到,一眼就看穿别人病症的。

“这就要从里证的成因说起了。

里症的成因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表证进一步发展,表邪不解,内传入里,侵犯脏腑而成;二是外邪直接入侵内脏而发病,如腹部受凉或过食生冷等原因可致里寒证;三是内伤七情、劳倦、饮食等因素,直接引起脏腑机能障碍而成,如肝病的眩晕、胁痛,心病的心悸、气短、肺病的咳嗽、气喘,脾病的腹胀、泄泻,肾病的腰痛、尿闭等。因此,里证的临床表现是复杂的,凡非表证的一切证候皆属里证。外感病中的里证还需结合病因辨证、卫气营血辨证,而内伤杂病中,则以脏腑辨证为主。里证要辨别里寒、里热、里虚、里实。

辨别表证与里证,多依据病史的询问,病证的寒热及舌苔、脉象的变化。一般地说,新病、病程短者,多见于表证;久病、病程长者,常见于里证。发热恶寒者,为表证;发热不恶寒或但寒不热者,均属里证。表证舌苔常无变化,或仅见于舌边尖红;里证常有舌苔的异常表现,脉浮者,为表证;脉沉者,为里证。”

钟医教导道。


状态提示:第二百八十三章 表里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