殚精竭虑、鞠躬尽瘁。这些都是我大明的肱骨,既然他们能做忠臣,朕自然也要做明君。不能让卿等活活累死在任上啊。”
几人自然是一番谢恩云云,而后便开始商量,如何拆分六部职权。
“户部的盐粮转运使司和漕运转运使司拆出来,这两个部门合并。”
第一个被拆分的,便是转运使司,这个衙门是户部来回折腾跑腿最多的一环。
“中枢添设商贸部,专司这几个部门的运转管理。”
经济改革需要重视商业,那么添设专门的商业流转管理部门就势在必行。
“商税的征收也要从户部拆出来,包括官办盐铁粮布四市的税课司,这两个职权内的司衙合并,于中枢设置税务总署衙门。”
商税事关国家基本,一旦税务情况糟糕,朝廷的控制力和中枢权威都会下降,这是朱允炆看重的地方。
“各省矿场采矿的事包括山西官办煤场的监管一并拆分,添设国家资源部,由内阁管理。”
内阁四人互相对视,郁新笑了起来。
“如此一来,那夏元吉将来倒是轻巧了不少。”
转运使司拆分出去、商税税课司拆分出去、矿业和煤业拆分出去,户部将来唯一要做的就只剩下管理各省的清吏司了。
每个省有多少亩田、多少人丁户口,国库有多少存银、官仓有多少储粮。每年的财政收入和支出规划怎么做,这就是户部唯一的工作了。
职权分明,效率才会更高。
“拆完户部再说一下工部。”
朱允炆正色道:“工部专司国家基建,掌研究创造。诸如给皇帝选吉地测风水、修缮宫殿、各地祖宗陵寝的事将来就不用工部操持了。
宫殿需要修缮的时候,皇室出钱给工部,让工部招工来做,在这一块,内帑和国库要泾渭分明。
将来朕死后包括后继的任何皇帝想要给自己建陵寝,都由皇室一力承担。
凤阳祖地的祖宗陵寝,由宗人府和御前司来负责。
孝慈高皇后娘家的徐王陵,由徐王府自己负责,工部不用派人或者从国库领钱去修缮了。
皇后娘家的高祖父陵寝修缮工作,也由国丈一家自己负责。”
国家财政就这么多,能省的地方必须要省下来。
“工部是大明的工部,不是朕一家的工部,钱要花在刀刃上,人力同样要用在老百姓的身上,这些工作悉数砍掉,每年能多修多少里的大堤河坝?能建多少条路,开多少条渠?
这天底下除了太祖高皇帝的孝陵,再也没有第二个人配得上让工部来费心操持!”
朱允炆多次强调过,孝陵哪怕建一百年,花再多的钱他都不心疼,因为洪武皇帝配得上,除了太祖,谁也不配让工部花着国家的钱来伺候!
内阁几人都一阵心旌神摇。
皇帝,是真够狠的。
将天家的私事跟国家的公事拆开,如此一来,私事就有私人独力承担的开销,跟国家完全分割开。没钱?那就别办了!
“礼部的事亦然。”
砍完了工部,朱允炆下一刀紧跟着便落在礼部上。
“礼部掌祭祀和接待使臣、安抚番邦,以后祭祀的事就不归礼部了。
祭祖由宗人府操持,而这个天,以后就不祭了!”
年年祭天,年年天灾不断。
那还祭个屁啊!
暴雨、洪水、地震、山火这些都是无可避免的东西,你祭不祭,该来的还是一样会来。
那你祭天的目的是什么?强调受命于天吗。
“陈胜吴广说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朱允炆目光所过,四人都面色突变。
皇帝脑子又抽风了,怎么好端端说这么一句话。
“当年安童荣也说过,‘天子者,兵强马壮者为之。’”
朱允炆浑不在意的说着这么两句在古人眼里极度犯忌讳的话。
“使民开智,百姓自然不再会去相信所谓的受命于天,不会相信什么是天人合一者即天子。
太祖皇帝起自寒微,斗倒了那么多大地主出身的豪强,原因不是因为太祖他老人家承天命,而是因为太祖顺民心!
因为太祖顺民心,所以太祖兵强马壮!所以太祖得天下开国我大明。
遮遮掩掩不敢说没有这个必要,朕就算把这两句话说给天下听,难不成就四海皆反了吗?”
百姓或许懵懂,但大明的每一位将军、大臣哪一个不知道这两句话?
为什么他们不造朱允炆的反呢。
因为他们知道百姓的民心向着朝廷,军队中的军心向着皇帝,他们就算拿着这两句话招摇过市,也没人会响应他们。
“很多的事情说道本质上其实很简单,是你们这些人把他给弄得复杂化了。”
朱允炆手指虚点,四人便有些不好意思的讪笑两声。
“把什么皇帝啊、君权啊弄得云里雾里,让百姓、卒武看不懂,以为他们看不懂就会害怕和畏惧,你们要知道,一旦他们吃不饱饭的时候,什么玩意在他们眼里都不可怕!
而只要让他们吃饱饭,谁动他们的饭碗,他们就会跟谁拼命。”
这么简单的道理,基本上是有点智商的都懂,却偏偏还有那么一小撮人鼓吹着一旦皇帝面上那层神秘的面纱拿下,就国之不国了。
“礼部只负责外交,祭祖由宗人府操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