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青春校园>谋明>第二百一十五章 践踏

梁世发戴着北方人习惯的凉帽,穿着土灰色的圆领长袍,装扮成流落在京师官员的长随伴当,神情略有些紧张和不安的在南城行走着。

尽管有大量官员南逃,但也有相当多的大明官员,总数在千人以上的京官选择了留在京师。

这其中已经有不少官员重新回自己的衙门入值办事,也有不少官员逗留在南城或北城一带,准备观看一段时间的风色。

相对于李自成进京后的表现,到目前为止,从五月底陆续进入京师的满洲人,显然在军政事务上更纯熟老练,也就更加的得人心了。

北方地方,清军所至之处并没有如往年那样到处烧杀抢掠,相反,清军所至地方原本的明朝官员照常留用,知县仍是知县,知府还是知府,只有总兵,巡抚,道员之类的要紧官员,他们是陆续换上了自己更信的过的汉军旗的汉人为主。

在清朝开国之初,刚进大明境内时,大量任用的地方官员多半是汉军旗人。这是很聪明的做法,既可以与当地士绅力量沟通勾结,利用大明的地方力量安定地方,利用地方的财力物力人力,又使得汉军旗发挥更大的作用,并没有沦为废物之流。

要知道论纯粹的战力,汉军旗不仅比不了满洲八旗,比起蒙古八旗也要逊色一些,更不要提和三顺王和吴三桂这种明军中的精锐相比了。

但论在地方为督抚,替大清守备地方,剿灭小规模的叛乱,汉军旗的汉人们发挥的作用可是比满洲八旗要大的多。

至于投降的汉军,他们想要更大的地盘和好处,对清廷的忠心却又是比不过汉军旗人。

京师之中,也是和地方大体相同,真正的核心部门都是满洲旗人为主,但发挥作用的则是投降的汉官,而真正主事的则又是汉军旗人。

比如内院之中,现在有宁完我和洪承畴,同时又有冯铨等降官,真正说话算话的,并不是洪承畴,当然也轮不到冯铨,而是宁完我这个汉军旗人。

六部之中,大量的官员缺位,不少官员选择投降合作,更多的则是观风望色。

但随着清廷诸多举措相当纯熟,显示了清政权是一个合格的,拥有自己独特风格,驭下有道,进退从容的成熟政权之后,越来越多的官员也是选择了和清廷合作。

最少他们现在还有一层遮羞布,清廷在表面上是宣布入关是平西伯吴三桂请求,入关替大明天子复仇,剿杀流寇。

这叫很多文官想起申包胥的哭救秦廷请兵的故事,而清廷明显会赖着不走,和秦国故事完全不同,这便是没有人想起来了。

梁世发现在行走的是南城,他此次进京携带着不少金子,银子带的太多便是太显眼了,除了本人外,尚且一个情报组和一个行动组和他一起陆续进京。

他们伪装成长随,仆役,或是困守在京师的江淮行商,主要的目标便是刺探八旗兵的动向,是否出兵,出兵的数量,行军的目标等等。

这个任务相当艰巨,毕竟梁世发等人在淮安一带打探消息和行动时,背后有云梯关的旗军支持,另外算是在本乡本土,行事好歹是有底气。

到了京师,就是两眼一抹黑,几乎什么都不懂,处处陌生。

倒是朱万春在此事上帮了不小的忙,朱家在南京的关系稳固,在京师也是有不错的关系网络,闵元启也并没有欺瞒朱万春,直言要派人到京师打探消息,朱万春便是开了张单子,都是朱家的故交好友,可以用来打开京师局面。

当然朱万春的信也是略有隐瞒,只是说朱家派到京师的人,用来打探消息,看看清国下一步的打算是如何,也是要研究一下北方的局面。

身为淮安顶尖的大豪商,作一些情报刺探是相当正常的事情,根本就不会有人怀疑。

梁世发身边的人有一部份是按朱家的关系分别安置下来,有几个随着他不远不近的在南城地界活动。

原本的内城已经不准汉人随意出入,就算是南城也是人烟稀少了。

经过闯军入城和清军入城两次变化,城中很多商行铺面都直接关门闭户,买卖是暂时停止了。

很多口外商人直接停止贸易,南货铺子也是大半关闭,只有京师原本的一些小店铺,因为民生相关,经过短暂的关闭后又重新开业。

就算如此,街面上也是人烟稀少,哪怕是在正阳门外东西大街,原本大明境内最繁荣热闹的地界,此时也是行人三三两两,并没有多少人在街道上随意行走着。

偶尔会有满洲兵经过,路过的行人脸上都有畏惧之色,所有人都下意识低下头,缩着肩膀,站在道路两侧躲避。

梁世发还是头一次见辫子兵,心中不乏好奇,但他也是和京城中人一样,低头缩肩,只是用眼角的余光打量着这些夷人兵丁。

这些辫子兵是多半戴着结着红缨的大帽,穿着青色或灰色的箭袍,腰间佩着腰刀,马匹左右两侧是长大的步弓和装满箭矢的撒袋,身上还挂着小刀和水壶等杂物。

他们呼啸而过,嘴里说的是众人听不懂的夷话,看到路边的汉人时,脸上挂着轻蔑而不屑的鄙夷之色,甚至稍微有人碍事挡路,这些八旗兵就是一马鞭抽打过去,看到人被打翻或是惨叫时,这些八旗兵就是哈哈大笑起来。

梁世发眼底深处隐现怒色,但他很快也是收敛了自己的情绪。

这样的兵马欺人之事又不是第一回见,不要说这些女真人,便是汉人乱兵对待起自家人来


状态提示:第二百一十五章 践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