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三笑》的笑点不好笑了,就是普通的电影,哪里还有什么吸引力?
国内票房大爆,国外票房凄凉。这样的反差,绝对引发记者的连篇累牍报导。那时候,肯定没好话。
他甚至觉得,这绝对是有些人,看不过眼他的风光得意,所以故意使了小手段,想看他的笑话。
哼。
妄想。
周牧阴暗的想法,一群记者自然无法得知。在感叹周牧的胸襟气度的时候,他们也收敛了一些小心思。
有记者良心发现,暂时放过了周牧,改问旁边的余念,“余导,电影你也看了,感觉怎么样?”
事实上,这个记者清楚,余念更圆滑。如果不想说实话,肯定套不了什么猛料。
果然不出所料……
余念开口,就叹气,“这电影怎么样,我且不说……我要告诉你们,其实在我们这个行业,最难拍的就是历史人物。”
“对此,周牧应该最有感触,他为什么不拍一个,大家印象中的张博,反而另辟蹊径,完全颠覆了张博的形象?”
余念侃侃而谈,“说到底,他是害怕。或者说,他没有把握,拍出张博存在的复杂的社会属性。”
听到这话,其他人不禁转头,看向了周牧。只见周牧脸带微笑,一点反驳的意思都没有。
这相当于在默认呀。
一些记者急忙低头,匆匆记录下来。
“难道他不知道,把张博的形象完全颠覆了,肯定会招骂?”余念摇头道:“他知道……为什么知道会挨骂,还要这样拍?”
“这就涉及到了,我们行业中一个恒久的问题。如何在银幕上,表现我们熟悉的历史人物、英雄豪杰?”
余念慢声道:“著名的历史人物、英雄豪杰,记载在书本里,我们只能通过文字的叙述,凭感觉幻想他们是什么模样,什么性格,什么脾气。”
“问题在于,每个人的想法,都有所不同。”
余念无奈道:“所以大家也看到了,在评价古人的时候,许多人持有不同的观点,根本无法统一。”
“连教课书里,也只能大而化之告诉大家,这是好人、坏人,干了什么事,为什么这样干……这是固定的标准。”
余念耸肩,“所以我们拍这类电影,为了照顾大多数人的感受,一般会以最平庸的方法,最保守的手段,小心翼翼制作。”
“所以这样保守的作品,呈现在大众面前的时候,多数人不会有什么惊艳感,只会觉得这是一部平平无奇的电影。”
“《张博》就是这样。”
余念不客气道:“莫怀宣采取了最笨的一种办法,不敢破坏‘约定俗成’的张博的形象,只能通过侧面的描述,也就是一个个配角的表演,展现张博的悲喜哀怒。”
“哇!”
一群记者呆了呆,旋即惊喜交集。
这是在抨击吗?这才是他们凌晨三四点不睡觉,冒着冷风跑过来采访的最大的动力啊。
猛料,来吧!
一群人目光灼灼,似要把余念熔化。
余念十分淡定,继续说道:“以情动人,这想法不错。”
“问题是,他铺垫不足,忽略了许多细节,导致了观众与戏中人物,产生了一种割裂感。这种情况下,观众对电影中的悲欢离合,根本没有任何的触动,自然不会觉得电影好看。”
余念直接道:“不客气的说,这是一部艺术电影,但是莫怀宣总琢磨着,怎么把电影朝商业片靠拢。”
“在去掉了电影中,大量的铺垫、支线内容之后,只留下了张博‘跌宕起伏的一生’,还有战争和美女。这样电影,看似逼真,实则虚幻,最多看个热闹,打动不了人心。”
余念笑容中,多了两分嘲讽,“反正这电影,我打五分。”
……
一群记者沉寂了几秒钟,就直接疯狂了。他们纷纷挤过去,七嘴八舌问询。
“余导,你打五分,是不是意味着,电影根本不及格?”
“余导,你是不是觉得,电影的失败,纯粹是莫怀宣导演的原因?”
“余导,你这么会说话,多讲几句呀。”
“……”
余念在嘴边,比划了个拉链手势,这是要禁言的意思。他不开口了,一群记者十分失望,又把矛头指向了崔吉。
但是崔吉多聪明呀,看形势不对,立即钻着空隙溜了。他是编剧,又不是导演、演员,没有任何包袱可言。
再没形象,记者不会写,写了读者也懒得看。
一群记者无奈,又看向周牧。
“……各位朋友,差不多就行了。”
周牧笑了笑,又看了眼时间,双手轻轻一拍,“你们大半夜还要工作,真是辛苦了,我请大家吃个宵夜,务必赏脸啊。”
“这个……”
一群人面面相觑,最终没有答应。
时间就是效率,明天的头版头条,在向他们招手。这关系到资金与升职大业,区区一顿宵夜,可收买不了他们。
走了,走了。
一群记者也知道,再采访下去,也问不出什么东西来,当下纷纷撤退,风风火火疾奔。
周牧啧了一声,看向了余念,“谢了啊,麻烦你出来顶雷。”
有些话,他说和余念说,影响不一样。
毕竟两部电影,还在打擂台呢。
这些记者,无风都能起浪,更不用说有了他的话柄,不知道怎么编排、挑事。如果解读太过分了,对他来说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