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这御书房的东西最近这一月来就至少摔了四五次了。
顾南谨总觉得皇帝有些不对,也曾旁敲侧击地让太医给皇帝来请平安脉,可是见皇帝觉得自己龙精虎猛,二话不说就拒了。
顾南谨正在为难之际,就在这时,另一个小内侍面色焦急地进来了,见太子跪地,不由怔了怔,但还是走到了御案前,对着皇帝躬身作揖,颤声禀道:“皇上,玄甲营异动……”
御书房内,霎时静了一静。
“……”
“……”
“……”
皇帝脸色一白,脚下一个踉跄,差点没站稳,他的身子撞到了后方的那把太师椅,发出咯噔的声响,在此刻寂静的御书房里显得分外刺耳。
顾南谨的脸色同样不太好看,一方面震惊,另一方面又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他这九皇叔没比他大两岁,从前他们也曾一起在上书房读过书,对于顾玦的性子,顾南谨也是有几分了解的。
顾玦他从来就不是一个打落牙齿和血吞的人,从前不是,现在也不会是。
经过这些年战场上的历练,就算他的性格变得内敛了一些,本质也没有变,所以他回京那日就敢撂下有心给他下马威的父皇,甩袖而去。
今春,顾玦回京复命时,足足带回来三万玄甲军,驻扎在京城西郊,为玄甲营。
这三万玄甲军与五军营十几万驻京禁军相比,似乎是小巫见大巫,但是这三万将士是精锐中的精锐,是真正上过战场,亲手杀过敌的,在两军交战中披荆斩棘、浴血沙场走出来的人。
父皇的手里虽有五军营,但是,这些禁军士兵与玄甲军相比,无异于孩童与成人之间的差别,而且,五军营的那些高阶将领有一半去过北地,在九皇叔的手下打过仗、当过差,比如明西扬等人。
如今玄甲营这一动,难保五军营不会因此起哗变。
那么,这件事就真闹大了。
顾南谨的心几乎提到了嗓子眼,思绪转得飞快。
况且,这件事无论说到哪里去,别人都会觉得是父皇有过在先,是锦衣卫先挑衅了九皇叔,九皇叔只是有自保。
九皇叔返京才短短不到五个月,可是父皇已经下错了一步又一步的棋,看在那些武将眼里,就是父皇对九皇叔的一再打压,那些武将们早已经有所不满了。
有道是,唇亡齿寒。
九皇叔为大齐立下如此不世战功,还要遭天子如此打压,更何况其他人了,让这些武将如何再为大齐去厮杀疆场,这不是寒了武将的心吗?!
顾南谨抬眼去看皇帝的脸色,见皇帝面沉如水,心里叹了口气,率先问那小内侍道:“现在情况怎么样?”
那小内侍本来正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闻言,赶紧回道:“云校尉半个时辰前从宸王府去了玄甲营,一到大营,就号令玄甲军整兵,三万人马集结在演武场,那架势不像练兵,更像是……像是……”
小内侍说不下去,但是在场的人都知道他后面没说的两个字是——
逼宫。
御书房内的气氛更加僵硬,也更加冷凝了。
皇帝气息紊乱,一手扶着御案,喘着粗气,此时此刻,他的喘息声是那么浓重,那么急促。
“顾、玦。”皇帝咬牙切齿地念着顾玦的名字,恨不得将顾玦千刀万剐,骂道,“他是不是要造反?!”
孔副指挥使还是垂着头,浑身上下的中衣都湿透了,好像从水里被捞起来似的。
宸王要是真的造反,那么他们锦衣卫就是那个由头,肯定是免不了被皇帝迁怒,被朝臣们唾骂,弄不好,那就是一颗弃子啊。
顾南谨也是头大如斗,心里暗叹:都到了这个时候了,父皇都没搞清楚这件事的轻重。
顾南谨深吸一口气,心神稍定,提议道:“父皇,还是把陆指挥使他们招回来吧……”
顿了一下后,他又道:“请父皇允许儿臣去见九皇叔。”
知父莫若子,顾南谨对于皇帝的好面子再了解不过了,皇帝是肯定拉不下脸,所以顾南谨只能自己去向顾玦赔罪。
皇帝的眉头皱得更紧,又坐了下去,硬声道:“朕倒要看看顾玦是不是真敢造反!”
皇帝也不过是外强中干罢了,语气看着强硬,心里是慌的。
有些事他嘴上虽然不承认,但是心里如何不知道,顾玦十五岁从军,掌控兵权多年,在军中积威甚重,朝中的武将大半是向着他。
当初,顾玦回京时不肯交出兵权,文官对其多有唾弃,可是武将之中几乎无人发声,显然都是支持顾玦留着北地军的军权。
“父皇……”
顾南谨又要劝,可他越劝,皇帝的心里就越是憋着一口气。
这口气憋在他心口已经太久太久了……
皇帝的气息更急促了,过去与现在的回忆交错着在记忆中闪现。
顾玦从小就聪慧,有过目不忘之能,这一点在他十岁以后更是显著,先帝夸他,太傅赞他,朝臣们说到九皇子也都是赞不绝口,反倒是他这个太子变成了老成持重,仿佛他除了比顾玦年长几岁就没什么出挑的。
再后来,十五岁的顾玦去了北地,他还以为从此可以摆脱这个样样比他出挑的皇弟,可是短短两年,顾玦为北地军立下汗马功劳的捷报就传到了京城,之后,顾玦更是屡建奇功,屡战屡胜,打得赤狄人节节败退。
宸王顾玦之名,名动天下。
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