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文庙。
海圣殿。
这里是海圣修行之地。
海圣作为今年县试的出题人。
自然一直在关注着这段时间县试的一些情况。
一些优秀的试卷,则是会被送到文庙海圣殿。
海圣看着四十多岁的样子,看着十分的儒雅,与他强硬而又激进的性格似乎有些不太符合。
其实海圣也只是看着年轻一些。
半圣有三百寿,亚圣有五百寿,圣人有一千寿。
海圣虽然看着只有四十多岁的面容,实则上今年已经一百寿,正是年富力强,做出一番事业的时候。
在人族诸圣之中,海圣也是最年轻的一位半圣了。
“咦,这字体倒是未曾见过!”。
海圣诧异的看着眼前的试卷。
只见那字体瘦长峻拔,又锋芒毕露,乃是海圣从未见过的一种字体。
“天骨遒美,逸趣霭然,这张字体,不知道是何人所创?”。
海圣啧啧称赞,纵然以他的眼光,也觉得这字写的是极好的。
能够被呈送上来的试卷,自然不简单。
他看向这张综合卷,一目十行。
最终看到了最后一题。
答案赫然写着“夔”。
“这书生竟然推测出来了《韶》的作者是夔,还真是才思敏捷”。
海圣不由十分满意。
他现在已经看了诸国呈送上来的数十名案首的试卷,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能够推测出《韶》的作者是谁。
作为出题人,看到有童生可以推测出《韶》的主人是谁,他当然十分的高兴了,因为这些考生,以后都是他的门生。
海圣也希望自己的这些门生之中,出几个厉害的人物,以后等他们成长起来,也可以成为他的左膀右臂。
因为海圣是主战派代表人物,再加上海圣是新晋半圣,在文庙之中遭到了一些主和派半圣,甚至亚圣的排挤,现在他的日子并不好过。
他希望,下面的一些门生,能够快速成长起来。
“苏毅……”。海圣打开封存的名字,轻轻念了出来。
“是他……”。海圣眼睛微微一亮,苏毅之名,他也是听说过的。
“看来这苏毅不光诗才惊人,自身也是极其聪慧的”。海圣满意的点了点头。
随即他打开了苏毅的诗赋卷。
“悯农!”。
海圣念出了这首诗的名字,他微微皱了皱眉头,农之一字,在立意上面,似乎差了一些意思,少了一些格调。
他耐心看了下去。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当海圣看到这首诗之后,不由拍手叫好。
这首诗虽然简单,可是,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对农民的怜悯,尊敬之情,却跃然于纸上。
海圣是渔民的儿子。
不管是农民,还是渔民,日子都不好过。
但是,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却占据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
上位者,现在还有多少人怜悯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
“好诗,好诗!”。
海圣拿起这张试卷,连连称赞。
他看重的不光是这首诗,他更看重的是苏毅的品行。
“来人”。
海圣说道。
一名进士文位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此人叫做周亚叔,字阜阳,本来是海圣的书童。
但现在也有了进士文位。
乃是海圣的心腹。
“圣人!”。
周亚叔进来之后,向海圣作揖行礼。
海圣点了点头,随即他将《悯农》这首诗抄写在了宣纸上面,他将宣纸交给了周亚叔,说道,“阜阳,你将这首诗交给司文阁的四位博士,下一期圣刊发型的时候,将这首诗,录入圣刊中!”。
周亚叔心中震惊,海圣很少会亲自插手司文阁的事情,如今海圣竟然为了一首诗,亲自开口,这还是海圣成圣之后的二十年时间之中的第一次。
可见这首诗,在海圣心目之中的地位到底有多高。
“是某位新晋童生写的诗吗?”。
周亚叔心中不由微微一动。
看来这一届县试,应该出了让海圣极其满意的人物。
这让周亚叔十分高兴,周亚叔应了一声“是”,便退了出去。
来到外面,他迫不及待的打开宣纸,便看到了《悯农》这首诗。
“好诗,好诗,这首诗,纵然没有海圣亲自吩咐,只要呈送到司文阁之中,也必然可以登上五月份的圣刊!”。
周亚叔不由啧啧称赞,他看向了作者名字,上面赫然写着“苏毅”二字。
“竟然是他,三诗同辉的苏毅苏子恒,此子今年也参加了县试,成为了海圣的门生,真是好极了!”。
周亚叔露出笑容,他快速朝着司文阁走去。
……
海圣重新坐回了座位上,然后取出了苏毅的经义卷。
看到苏毅的经义卷,海圣不由微微点头,苏毅经义卷,无论是解题,立意,还是从阐明的思想上来看,都是上佳文章。
“有的人擅作诗词,但并不擅长写文章,这苏毅,不光擅长诗词,就连文章写得也如此之好,确实有些出乎意料,不知道他的策论写的如何?”。
海圣不由自语道。
科举四卷,有的出题圣人,更看重诗赋卷,有的出题圣人,则是更看重经义卷,有的出题圣人,则是更看重,策论卷。
除了第一卷是基础知识考核之外,后面三卷,各有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