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1255再铸鼎>第222章 渠道

1260年,8月7日,秋分。

临安,京东商城。

去年底,东海商社用大寒号和雨水号两艘大星火级在东海本土和明州之间建立了定期航班,顺风而去,稍一停留装卸完货物就又逆风而归。今年三月又加入了一艘春分号,阵容也算豪华了。这支船队经过初期的磨合之后,这几个月已经能保证每月来回一次,显著地提升了两地的交流效率。

随之而来的,这条航线也对运营模式做出了革命性的改变。

经典的海贸模型中,商船往往某处港口一停就是几个月,可以慢慢采购最高利润的货物,但现在的定期航班在港期只有几天,自然就不能继续这么奢侈地浪费时间了。

这条航线开始将运输与商业分离,商务部和私营商人们在两地分设办事处,负责采购和出售货物,定期航班只负责收费运输。

“东海国”商人在明州设立的齐鲁会馆,此时就发挥了很大作用。各家商人们在北边下订单,把订单跟着船和北货一起送到南边的会馆去。在南边的雇员接到订单,采购好货物,然后交给运输部门按轻重归类,等下班船一到,几天内就可以装载完成运走。反过来,由南到北也一样。

相对于传统的运营模式,这无疑是巨大的改变。不过跟着东海商社筹建了齐鲁会馆的商人们大多是海贸新手,旧模式都没怎么接触过呢,接受新模式并没有什么阻碍。还有一些精明的南宋商人,也嗅到了其中的机遇,参与了进来。当然,这才试运行几个月,不可能立刻就一下子完全融会贯通,三条船的规模也太小,跟现存的一年几百上千条船的运输量没法比,但这无疑代表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这条航线的带动下,未来南北两地的联系将愈发紧密,原先低利润的大宗货物的流动也成为了可能。而且可想而知的是,这种新模式必定会催生出两地之间的金融汇兑和保险业务,只是这是未来的事了。

拜此所赐,江南工作组的工作顺利了很多,京东商城的建设项目也可以从本土源源不断地获得建材和技术支持。不过即使如此,这年代的工程效率也不能跟后世比,目前商城主体仍然是个大工地,到处尘土飞扬,还有些难闻的油漆味。

所幸,去年年底,王泊棠过来帮魏万程画商城设计图的时候,纠正了他的错误想法,在保持五个正方形结构大体不变的前提下,大笔一挥,把重阳楼划成了一块单独区域。不然,要是按照魏万程的想法把重阳楼跟商城主体连接在一起,那现在这个酒楼就和大工地比邻,没法营业了。

现在他们倒也大气,直接在重阳楼和工地之间移栽了一排大树,把两地一隔,现在又没工程机械的噪声,顿时就清净了,对重阳楼的正常营业几乎没影响。等到工程结束,把树再移走就是。

他们敢这么玩,自然是有充沛的预算做后盾的。当然,根据东海商社一贯的尿性,肯定不愿意在本土以外的区域投入大量资金。你说你有回报,但难道本土项目就会赔钱吗?1260财年的预算达到了80万贯,但是江南工作组只分到很小一点,京东商城项目组更是一笔钱也没分到。

但是,商务部争取到了一个变通的方法,不给预算可以啊,贷款总行了吧?

商社的财政支出虽然“庞大”,但总不可能一下子就全花完,账户上总得留着一定数量的现金,那这笔资金既然闲着也是闲着,贷一笔钱给京东总可以了吧?我们可以给利息啊!

最后股东们一盘算,这个方案一不占用预算,二没有太大风险,三还有一定的收益,似乎是稳赚不赔的事啊。咦……这是什么原理?算了,先通过吧!

于是全体大会就批了京东商城项目组五万贯的贷款额度,随用随取,重阳楼本身还有每月一两千贯的流水,足够将这个项目撑起来了。

魏万程、汤桦树、吴子力等人,每日看着大楼一点点建起来,那是一个乐不可支,充满了成就感。不过今日,魏万程倒没扑在工地上,而是在重阳楼二楼一个雅间,与几个婺州商人商议采购矿石的生意。

说来有意思,这几个商人还是海军的潘学忠上尉介绍来的。这潘学忠就是婺州人,据说还是宋初名将潘美之后,闯出名堂后衣锦还乡,将家人接了去东海国过活,顺便还介绍了不少人出去。婺州商业氛围浓厚,这几个商人就是嗅到了味道搭上了他这条线,又找到了京东商城来。

魏万程一手装模作样打着算盘,与对面的商人讨价还价着:“也罢,我便让一步,每斤六文不可,那论石如何?一贯省一石,这算下来每斤可接近六文半了,但是须得送到庆元府望海镇方可交割。相应的,不管你们有多少货,我全吃下,这么稳定的财源,可不好找啊。”

三个商人对视了一眼,微微点了点头,一个皮肤黝黑却身着儒衫的商人开口说道:“那便说定了,就这个价吧,但一定要足额好钱,不要劣钱和会钞。”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诸位也可看看我东海商社的货物,我给诸位一个批发价,婺州富裕,运回去又是大赚一笔。”

生意谈成,魏万程心中激动,这可是能在全体大会刷威望的大功啊。

在南方采购矿物是今年江南工作组的重点任务之一。浙南多山,矿产也丰富,虽然成规模的大矿不多,但是牛毛小矿却到处都是,不但有常见的煤、铁、铜、铅锌,还有明矾等工业部指定要


状态提示:第222章 渠道--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