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把儿子过继给建成、元吉是为了收买人心,是为了堵住天下悠悠之口,毕竟是他先绝了人家的子嗣在先,多少有些说不过去,所以这就成了不得不为之举。
但李承乾不同,且不说,他没做过什么手足相残之事,对诸皇子多有照拂,也不太计较他们的过错。单说他现在只有二子,这就愿意过继给弟弟一个,那这胸怀可不是其他有子嗣的皇子能比了的。
老实说高明的举动真是出乎李世民的意料,与这几天听的那些陈词滥调的相比,果然还是我儿甚知朕心。李世民丝毫不还以儿子的诚意,他太知道高明的脾气了,如果是他不愿意的事,别说是长孙无忌了,就是弄个神仙来都没用。
“高明啊,来,坐到父皇这!”,笑着招了招手后,把李承乾拉到了身边,继续说道:“高明,你的孝悌让父皇很感动,可这事是不是在商量一下,毕竟这关乎医儿的一生的荣辱。如此仓促的将他过继给简儿,那他将来可是要埋怨你的。”
将心比心,李世民即是父亲,也当过皇子,对于屁股下面这独一无二,唯我独尊的位置,凡是有机会坐上来的人,谁心里不是痒痒的,他当年就是不甘心做一个亲王才孤注一掷发动玄武门之变的。
等自己百年之后,高明当上皇帝,那作为皇子的李医,很有希望入主东宫,成为下一位后继之君。可高明现在这么一搞,就相当于在他还不说话的时候,剥夺其继承皇位的权利,在李世民看来这势必会让孩子埋怨他一辈子的。
“父皇,简弟年岁不够大婚,如果再没有子嗣承继爵位,那就代王一脉就绝嗣了,他是儿臣看着长大的,作为兄长儿臣怎么能若无其事的坐视弟弟绝嗣呢!所以即是父子之情再难以取舍,医儿长大后会不会怨恨儿臣,如今也全然顾不得了。”
恩,高明话说完,李世民脸上的笑意更浓了,高明今日不忍作视李简绝嗣,那明日也不会绝了青雀与为德的子嗣,如此一来,自己就是到了九泉之下,也可以坦然面对太武皇帝。
顺便把那句“父子相疑,兄弟相残”的话原封不动的还给他,让他没有笑话可以看。再者说,高明还年轻,将来可以有很多子嗣,过继给弟弟一个既不影响子嗣传宗接代,也不影响国祚传承,儿子的一番好意怎么能拒绝呢!
至于李简的岁数虽然还不够作父亲的,但辈分毕竟在那里摆着呢,不是吗?
了然的点点头后,李世民扭头对长孙无忌说:“辅机,看到没有,高明果有长兄的风范,既然他说了,那朕也没有理由不同意。传旨:宗正寺将李医的谍谱移到李简名下,中书省即刻草招,拟晋李医为代郡王,食亲王俸,承继代王食邑,待其成年之后,即晋位代王。”
“诺,老臣下去之后,即刻遵旨行事。正所谓一代胜过一代,太子殿下情义深重,不忍弟弟绝嗣甘心将自己的儿子过继,皇室将来无忧矣!老臣仅为陛下贺,为大唐贺!”,说完,长孙无忌还依着规矩给皇帝行了个大礼。
好好好,李世民一连说了三个好字,由此可见他心里的丧子之痛被两人宽慰的差不多,长孙无忌的话正中下怀。兴致高了,那饭量自然就好了,李世民拉着甥舅二人来到了桌子边,招呼二人入座一起用膳,而且还用的还比平常多了不少。......
差事是皇后给的,李承乾办完了差自然要到皇后那里去说一声,听到儿子付出了这样的代价才把皇帝的神儿叫了回来,长孙皇后长长地叹了口气。长孙一脉承接了这分尊荣,那就得为付出相应的代价,从自己把恩宠分享给其他嫔妃,到高明把儿子过继庶出的皇子。
自古皇权如儿戏,别看皇帝对长孙一脉恩宠一日胜过一日,可要是不知道收敛,处处谨小慎微的伺候,那他随时可能改变既定的储位人选,不过就是与群臣打个招呼罢了。
是,高明手下是有不少能征善战的军队,在军中的威望也很高,但这一切都是在皇帝的默许下才拥有,与这位马上天子相比,高明差的还远呢!只要他轻轻的吹一口气,那高明的六率顷刻间就会消散。
儿子能看到这一点,证明他真的长大了,成熟了,知道君臣父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不仅仅是靠亲情能维持住的,有些时候适当的自我牺牲才是最好表达忠心的方法。
看着母亲一脸愁容,李承乾把去了皮的果子切好放在盘子里推到了长孙的面前,然后笑道:“母后,不过是名义上的事不必那么较真,您的孙儿不还是您的孙儿吗?”
“说的轻巧,那能一样吗?东宫是正朔,代王是藩王,从宗室的角度来看,那关系差远了!”,长孙摇了摇头,对盘子里的水果一点食欲都没有。她说的弊端,正是皇帝看到李承乾情义为真的原因之一。
从宗室礼法上讲,即使李医继承了亲王的爵位,可等李承乾或者李象当了皇帝,那他作为名义的侄子和堂弟,子孙就不能享受不降,或只降一级爵位的法度。到了他儿子继承爵位的时候最多就是个国公,也许是个县公,直接就从帝系一脉出去了,这未免有些太不公平了。
在这个时代,从宗室到诸勋贵,有那个贵族不是为了让子孙能继承高一点的爵位,享受着最顶尖的贵族权力而活着的。
“母后,多虑了,您也说了,这都是二三十年以后的事了,有儿臣在您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皇权如儿戏的道理,不仅长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