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带着仓库回到明末>第两百一十二章:成立银行
西之后,直接将其交给了赵大牛、宋虎以及王七。

“这上面记录了他们的住宅,家产,田亩之类的东西,你们拿着这些东西,给我挨个抄家。至于罪名,你们自己想吧。”

赵文指着赵大牛拿着的册子,一脸阴沉的说道。

明末的士绅,几乎都是些败类。当然,其中也不乏良善之辈。

可这良善之辈实在是太少了,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年代里,能发展起来的士绅基本上手上都不干净。

也不是没有干净的士绅,只不过这比例实在是太小。

王七送来的册子上基本上都是霸占土地的,至于那些良善的,则没有记录。

“大人放心,我一定会完成任务。”赵大牛将册子揣进怀里,冲着赵文拱拱手,掷地有声的道。

虽然赵大牛等人不识字,但赵文在军中配有参赞军事的文职。

这参赞就相当于后世的政委,主要负责监察军队。所以赵文给的册子倒也不怕他们看不懂。

当赵大牛等人领着兵马出发后,整个宣镇彻底的闹腾了起来。

一时间,无数士绅以及原宣镇军官都大骂赵文。说赵文想要造反,可是赵文对此却是嗤之以鼻,并不搭理。

这些士绅中不乏手眼通天的人,他们鼓动朝中官员弹劾赵文。

可弹劾的奏折发上去,崇祯却留中不发。

笑话,赵文为他弄来了一千五百多万两白银以及无数古玩字画,这么有本事的人,崇祯怎么可能会申饬?再加上曹化淳不停的在崇祯耳边说着赵文的好话,崇祯就更加不可能申饬赵文了。

不仅没有申饬,崇祯还下了一道表扬赵文的旨意。说赵文是个忠心体国,是一个大大的忠臣。

一时之间,赵文的威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在朝臣的弹劾之下,不仅没有被申饬,没有被降职,而且还被皇帝表扬了一番。

当赵文将宣镇的士绅以及原来的军官处理之后,赵文将他们霸占军户的土地全都发放给了那些没有土地的军户百姓。

一时间,整个宣镇镇城中,无数穷苦的军户百姓都在念叨着赵文的好,说他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那些士绅自己的土地,则被赵文分给了那些从遵化城弄来,没有土地的百姓。

至此,赵文的威望在宣镇当中已经到达了一个不可思议的高度。

……

“大人,春耕如今已经完毕了,您看咱们接下来要干什么?”

在赵文举行的大会上,刘文众看着赵文,站了起来,沉声问道。

赵文看着坐在大厅中的众人,捏着下巴,缓声道:“我有这样一个打算,不知道行不行的通,我说出来你们听听。”

“大人,您说吧!”

众人看着赵文,点了点头。

“咱们不是将晋商的家给抄了吗,现在咱们手中的银子不是有点多嘛。这银子放在这里也没什么用,所以我想着将这银子拿出来,弄一个银行。”

赵文看着众人,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银行?银行是什么东西?从没有听过啊。”

众人一听银行这个名词,一瞬间有些茫然。

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好奇的讨论着银行这个东西。

赵文看着众人一脸疑惑的样子,缓声道:“这个银行就是像票号之类的东西,只不过和票号略有不同。”

赵文看着众人,将银行和票号之间的区别详细的解释了一边。

当晋商被彻底的铲除之后,晋商的票号也几乎在一瞬间被消灭干净。

如今的大明北方,票号是极度的稀少。晋商的票号没了,可是这储户还在。大明北方有多少需要储存银子的人赵文不知道,但是数量绝对不少。

所以赵文就想着在这个时候将银行这个超越时代的东西推出来。

来自后世的赵文可是深深的明白金融的威力,这么一个强大的武器不捏在手中,赵文实在是不放心。

尤其是掌握了铸币权的银行,那可真是无敌的存在。

大厅中除过刘文众和齐青田之外,那些武将们都是一脸的懵逼。

这些东西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比听天书还要晦涩。

刘文众轻抚着下巴上的胡须,皱着眉头,一脸认真的思索着。

半晌之后,刘文众看向赵文,缓声问道:“大人,你说的这银行不仅不收取保管银子的管理费,还要给那些储户利息,那咱们岂不是就要亏死了?而且放出去的印子钱,收取的利息也太少了吧。这样一来,咱们还怎么赚钱?”

赵文看着一脸疑惑的刘文众,笑道:“刘先生啊,你还是没听清楚我的意思。票号虽然也是将储户的银子拿出来放贷。可是他们是两头通吃,这样一来,那储户以及借贷的人就会少。

如果按照咱们这个方式来,这储户和借贷的人就会增多。这人多了,咱们赚的不就是多了?

而且我的目的不仅仅如此,我想要的乃是铸币权。”

“铸币权?这是什么?”刘文众一脸疑惑的看着赵文。

“什么是铸币权?你可知道票号发行的银票?我且问你,为什么晋商发行的银票能够在大明境内畅通无阻?为什么大明的商人对票号发行的银票不排斥?再还有,你可知道大明宝钞?为什么朝廷刚开始发行宝钞的时候,百姓还认,可为什么最后不认可了?”赵文一脸笑意的反问道。

齐青田听到这里,忽然眼睛一亮,他站了起来,一脸兴奋的看着赵文,“大人,我懂了,这个银行


状态提示:第两百一十二章:成立银行--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