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恐怖悬疑>星平线>章节227挖洞
成同样的护盾。两个护盾慢慢靠近,然后如同气泡一样连接起来。从龙嘴到下方设备遗迹的通道就建立了。

三亿年的陈旧空气涌了上来,被鱼龙坚决挡住。下面的遗迹本身是一个空腔,长久以来在地壳的作用下积累了很大压力。如果任由空气宣泄而带走压力,对蛋壳的结构稳定性也不是什么好事。现在,压力继续保持原先的模样,反正对兵马俑机器人可以承受这样的工作环境。它们从龙嘴出发,进入蛋壳内部。与此同时,用来加固洞壁的工程变形模块也继续扩张,开始加固蛋壳,为撤掉护盾取走设备进行工程上的准备。

打开外壳后,更详细的扫描就可以进行了。艾瑞克斯通过全息图像来观察这一部分设备如今的状况。通过与山河社稷号资料图的对比,可以确定他找到的是原本右后方的主推进器,外加其配套的辅助能源和损管护盾。这一部分的设备都是完整的,拿回来维护一下就可以直接用。其周围还有零星舱室和通道,设备虽然都还在,但缺少基础系统的支撑,一直处于关闭状态。

山河社稷号是一艘巨大的星舰,主推进器负责它在亚光速阶段的运动。到了星舰文明时代,如果说超光速(曲速)航行是考量科技水平的硬标尺,那亚光速时的机动能力就是一根软尺。它对抗的是各个天体的引力,从小行星到恒星,甚至在黑洞附近的航行能力,都是靠亚光速推进器处理的。

反重力引擎只在“平常”情况下有效,主推进器则是要应付“各种”情况。山河社稷号的主推进器是一台空间叠压推进器,基本原理与曲速推进器一样,但是它搬运的是身后的空间,同时在身后叠加,最终释放。如果说喷气式引擎以压缩空气做功来产生动能,那么空间叠压推进器就是压缩空间做功来产生位移。

不是提供动能,而是直接产生位移。通过pēn_shè粒子的反作用力来推动星舰的方式虽然可以很接近光速,但在面对极端环境时,无法为巨型星舰提供足够的机动性。而且驱动山河社稷号这种星舰需要pēn_shè大量粒子,比太阳风还要恐怖数倍,大部分星球根本不能承受这样的伤害。

曲速引擎从1开始,也就是1倍光速。从来只有更快的曲速,很少有人需要低于1的曲速引擎,而这恰恰是空间叠压推进器的技术基础。山河社稷号是要从将死的旧宇宙来到新宇宙的,面对的是物理规则有所改变的环境。粒子反冲的推进形式看起来似乎比较简单,但不管是粒子性质、产生粒子的方式以及推进效率都是未知的,都可能被新宇宙的物理规则改变。而直接操作空间来产生位移,所涉及的物理规则系统要相对更少。

更有可能在新宇宙正常运行,这成了山河社稷号等一批星舰的重要设计标准。这一标准对现在的艾瑞克斯没什么约束,他想要的只是这款大型推进器。重建的山河社稷号将会比之前功能缩水、吨位减小,只要曾经的一台主推进器就足够驱动了。每一个回收的设备都可以缩短建造工期,这就是它的意义。

来自下方的信息不断回馈,艾瑞克斯对推进器的情况就有了更多了解,然后才能确定吊装方案。首先要把推进器设备和陈年老壳分离开,然后根据重量分布对推进器的结构进行加固。当然,在此期间还要先维修下面的护盾发生器,同时新设备用的护盾。如果意外发生,整个地层结构发生垮塌,新的护盾要立刻起到支撑作用,至少坚持到鱼龙张开引力屏障,将周围的环境整个包裹起来。

艾瑞克斯希望最好不要发展到需要引力屏障的那一步,因为那会极大限制鱼龙号的机动性,暂时将它拖在这里。如果这个时候扫描到埃米她们的信号,也许就会耽误了。不过说来好奇怪,她们去哪儿了?鱼龙已经用山河社稷号最好的雷达对引力屏障内进行了完整扫描,没找到任何复合进化人的星舰。准确地说,只找到了天人的星舰。

怪了,她们能跑哪儿去?总不至于是坠毁了吧?如果真是在地面上,那扫描不出来情有可原。地面环境比天空可要复杂多了,需要辨别特征的工作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如果是找特定的东西,比如山河社稷号特有的舰体材料,这还好办。若是一边扫描一边分析各种信号都是什么,以天土的面积,这个工作就太耗时了。

“先捞东西,看来下面的情况基本稳固了。”艾瑞克斯从系统中调阅下方的施工进度,出于谨慎的习惯又给加了几道力场防护。随后他下达启动命令,先把工程护盾给支棱起来。

崭新的护盾慢慢扩张,贴合到已经有三亿年历史的旧护盾内侧。通过精细化控制,它并不会去干扰旧护盾的工作,只是准备在它出问题的时候立刻顶上去。随后,鱼龙射出牵引光束,准确命中下方主引擎的承重点,将它拉离地面,暂时悬在1米的高度上。这个时候,兵马俑立刻将反重力发生器推到主引擎下方。它既可以作为缓冲,也可以作为支撑,让牵引光束拥有更大的控制余量。

反重力发生器铺设好之后,牵引光束才开始正经提升主引擎的高度。此时,陈旧的护盾开始震荡,与“蛋壳”互相碰撞,制造了轻微的地震波。此时鱼龙号提升功率,用自己的护盾抢过主引擎护盾的主导权,稳定住两个护盾共同形成的泡泡。

除了这点地震波外,一切都进行的很顺利。当主引擎离开蛋壳后,它上面的护盾就被关


状态提示:章节227挖洞--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