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盛世大隋>第五十一章 前行的路

从李德林地府中出来,和高炯分开后,杨坚没有立刻回到自己地府中。

这个点还早,太阳才要下山。现在就回去地话,晚饭肯定都还没好,家中地人还在忙,自己也有要忙地事,自己现在回去,有点添乱,有点捣乱。可现在不回去,要去哪里,这也是个不小地问题。

走着,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渼陂湖边。这里曾经是汉朝时期地上林苑,是皇家围猎地场所。看到已经有些狭小地湖泊,他不由得想起了了司马相如在他地《上林赋》中地一句话“日出东沼,入乎西陂。”

这里地风景是真地好看,真地让人心动。这里现在都这么地好看,曾经一定很好看。过往岁月谁曾记,指尖韶华不负君。想一想,曾经地那个时代,是真地强盛,是真地让人向往,让人心动。现在中国已经大乱五百余年,这关中大地也是几经蹂躏,能保存有现在这个样子,确实已经很不容易了。

心中不知不觉就流露出这样地想法,有些事是不是从点点滴滴就已经注定!

在杨坚随意走动地时候,这里陆陆续续地也来了一些上了岁数地人。看他们地样子,来这里好像是为了散心,为了放松。很好,这真地是很不错。能有这样的闲心,说明现在国家是处于和平的环境下,是能够给老百姓一个安居乐业的家。这五百年来,有多少帝王将相建功立业,就有多少老百姓血泪流尽。

看着他们的样子,他不由的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在杨坚小的时候,关中大地老百姓的生活还没有现在这样宁静。他们需要时刻提防东面齐国的侵略。那个时候关中的老百姓,十家里面有七家都有参军的男丁。那个年月不能说是举国皆兵,但也差不多。对于他来说,他记得最深刻的就是,一次他去京城的郊外玩耍,看见一个小孩哭着不让他的父亲离开。那一刻,他很不理解。对于他来说,他的父亲也是经常要出征的,看着父亲出门对于他来说那真的就是家常便饭。慢慢的随着他长大了,他开始明白那个小孩为什么那么伤心。会理解,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伴随着他长大,他开始带兵,开始上战场。每一次的带兵,他总会看到很多的牺牲,看到很多家庭的破碎。每每看到那些场景,他就在心里想,什么时候才能没有战争,什么时候才能让百姓过上真正的好生活。

后来他心中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武帝,对,武帝横空出世了。伴随着他的继位,伴随着他除去了权臣宇文护,周国的天空慢慢变得澄澈起来。没过多久,武帝抓住机会,带领着周国的军民一举消灭了齐国,实现了中原大地的统一。那一刻,他的心中是自豪的,是激动的。得遇明君,何其幸运;得见盛世,何其荣耀!那个时候,他就在心中想,现在战争是不是就结束了,从此以后,老百姓是不是就可以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了。

可是事情的发展并没有按照他心中想的那样继续下去。在灭掉了齐国后,武帝开始筹备对突厥人的战争。而且在这期间,他还听说在解决北患以后,武帝还要伐陈,还要一统南北。知道这个消息后,他的心中很纠结,很痛苦。

纠结、痛苦,那确实也好理解。杨坚生活的时代并不是一个大一统的时代,在他心目中,最大的敌人那就是齐国,只要把齐国消灭了,报了多年的仇,那就够了。在他的心中,虽然也曾有过大一统的梦想,但那也只不过心中的梦想罢了。在现实的现实中,他考虑最多的还是自己那一亩三分田,是和自己有着直接关系的母国。

虽然心中是那么想的,但架不住外面的大环境。皇帝陛下想要一统四海,作为臣子的他除了接受以外,还能做什么。可是人算不如天算,胸怀大志的武帝在准备征伐突厥人时突然的染病身亡,后面继位的宣帝,也不是啥大有为之君。后来,在以后的漫长时间中,当他回忆起那一段时光的时候,总在想,要是当年的武帝没有那场以外,后来他的人生轨迹是不是会变成另外一个样子。

世界上的事情从来就没有如果,也没有假如。人生不可能重来,已经发生的就是已经发生了。我们除了接受意外,什么办法也没有。

雄才大略的武帝离开了,继位的先帝虽然是个“混人”,不想着继续把祖业发扬光大,整天只知道享受生活。对于周国的列祖列宗来说,这不算是一件好事,但对于周国的老百姓这却是一件好事。君王不征战,君王不拓疆,老百姓就不用服太多的兵役、劳役,他们就能过上好生活。

几年,十几年下来,老百姓总算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个时候的杨坚不由得在自己心中这么想着。此刻,他只是站在远处看着、望着,并没有上前,并没有再进一步。慢慢的,时间就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终于太阳落山了,周围的人慢慢的又少了起来。当湖边最后的一个人离开的时候,杨坚终于感觉到了周围的变化,开始收回自己的目光。

“你怎么还在这里,在这里都站了这么长时间了,不觉得累吗?看你的样子,应该是个当官的吧。我和你说几句话,你要是觉得不喜欢就当做没听到。”

这人说完这些话,杨坚回过头看了看。这人是一个上了岁数的老人,看他的样子应该有六十多了。年纪是真的不小了,身体能这么硬朗,很不错啊。这个时候,就在杨坚准备说话的时候,那人继续说了起来。

“现在


状态提示:第五十一章 前行的路--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